网约车老五“享道出行”,带着149张罚单赴港IPO

文 | 杨 柳

10月28日,继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之后,网约车赛道再度迎来新入局者。由上汽集团孵化的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享道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4年交易总额(GTV)计算,享道出行在国内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位列头部梯队。

然而,这份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的享道出行,却面临着长期亏损。享道出行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亏损超过19亿元,盈利压力巨大。同时,享道出行尚未解决网约车行业普遍存在的合规“顽疾”——平台运营车辆司机的许可资质问题,报告期内相关行政处罚记录多达149条。

在资本市场门前,享道出行如何向投资者证明其盈利能力,以及如何拆解合规风险,已成为其闯关上市的关键。

盈利困局:三年半累亏19.1亿元

对享道出行而言,其经营躲不掉“亏损”二字。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分别亏损约7.81亿元、6.04亿元、4.07亿元和1.15亿元。三年半时间,公司累计亏损19.07亿元。

巨额亏损,对其资产负债表造成了压力。为此,享道出行在上市前进行了一次财务调整。2025年7月,公司股东决定将注册资本总额由41.06亿元削减至3.5亿元,减资幅度高达91.48%。据媒体报道,此举主要目的是专项用于弥补公司的累计亏损。

亏损的同时,享道出行的营收却在不断增长,并从2022年的47.29亿元增至2024年的6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3%。

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营收约为30.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0.99亿元微降2.8%,增长势头戛然而止。招股书将其归因于核心业务网约车服务收入下降。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22.98亿元,同比减少5.4%,主要由于完单量减少。

享道出行的业务主要分网约车服务、车辆租赁服务、车辆销售及Robotaxi服务。其中,网约车是绝对核心,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76.3%的收入;车辆租赁服务(享道租车)贡献了18.7%的收入。

核心业务收入的波动,暴露出享道出行模式的“脆弱”——对第三方聚合平台的极端依赖。招股书披露了一个关键数据: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量分别约为1.35亿单、1.59亿单、2.17亿单和1.02亿单。

如果换算成占比,则更为清晰: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聚合平台订单占比分别为91.8%、92.4%、97.3%和98.1%。也就是说,在享道出行2025年上半年1.04亿总订单中,仅有约150万单来自其自有渠道(享道出行APP等)。

极度依赖聚合平台,意味着享道出行必须向“上游”支付高额的佣金(计入销售成本),这在早期严重侵蚀了其利润。

不过,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享道出行试图在招股书中讲一个“走出亏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其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重中之重是毛利率的显著提升。享道出行的整体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1.0%,增至2023年的6.6%、2024年的7.0%,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1.3%。

更关键的信号来自其核心业务。网约车服务的毛利率,在2022年尚为-5.4%(亏损),到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扭转为12.2%(盈利)。这表明公司在订单调度、司机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精细化运营开始显现成效。

同时,享道出行的亏损率也在持续收窄。公司净亏损率已由2022年的16.5%,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3.8%。

最具说服力的一点,是经营性现金流的“转正”。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分别流出7.41亿元、3.78亿元和2.04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该项数据首次转为正流入,录得净额8330万元。

尽管现金流“转正”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它依然建立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微降,且对聚合平台依赖度达98.1%的脆弱平衡之上。享道出行必须向资本市场证明,这种“微利”状态是可持续的,而非暂时的。

合规顽疾:149张罚单背后的挑战

与早前上市的曹操出行、如祺出行一样,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也明确提示了合规风险。公司承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平台上的部分车辆及司机尚未取得必要的运输证及╱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与享道出行相关的行政处罚累计达到149条,累计处罚总金额为384.3万元。

对于这些处罚,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因不合规而被处以的罚款总额“不超过有关期间收入的0.1%”。基于罚款金额、相关交通部门的意见及法律顾问的意见,公司董事认为该等不合规事宜“并无亦不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一定性,是所有“B2C”与“C2C”混合模式网约车平台在上市时必须向监管机构作出的陈述。网约车行业作为一个高度依赖“零工经济”的行业,其司机(C端)与车辆(C端或B端)的合规性一直是行业“顽疾”。

根据国家规定,网约车合规运营需要“三证齐全”:平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驾驶员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即“人证”),车辆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即“车证”)。

享道出行的风险点,正集中在后两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享道出行平台注册的司机数达106.22万名。如此庞大的司机基数,确保每位司机、每辆车都完全符合其运营所在城市的地方性法规,是巨大的管理挑战。

这个问题在聚合模式下变得更复杂。当享道出行(作为运力方)的订单有98.1%来自聚合平台(作为流量方)时,其对司机的准入审核和日常管理能力肯定会面临更大考验。

享道出行虽在招股书中承诺,预计“得益于业务策略及内部控制措施,公司的订单合规率将不断提高”。但对于港交所的审核而言,这依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关卡。监管机构需要评估的是,这种不合规状态是否构成上市的实质性障碍,以及公司是否已采取了足够且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