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拿到手软”,AI卫浴能助九牧实现千亿梦想吗?

九牧而言,押注AI是必须打的一张牌。但这张牌能否打好,关键在于能否有效管控混乱渠道?能否解决屡遭投诉的基础质量和售后服务?如果不能,那么AI故事讲得再“动听”,也难以撑起千亿梦想。

文 | 啸 天

近期,九牧卫浴拿奖拿到手软。

10月25日,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2025九牧科技创新发布会”斩获“年度创新场景营销类金案”。一个月前的9月26日,《2025胡润光谷中国设计榜》发布,九牧成为卫浴行业唯一同时获得“卫浴场景设计大奖”和“设计师推荐品牌”两大殊荣的品牌。3月,九牧凭借27项德国iF设计大奖,登顶iF官网“2021-2025全球卫浴类”榜单第一。

然而,在拿奖拿到手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响亮口号背后,九牧的“千亿目标”之路却仍十分遥远。随着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传统增长引擎已然失速。重压之下,九牧选择了一条激进的转型路径——全面押注“数智化”,试图通过AI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同时,九牧还面临内部的严峻挑战:混乱的渠道管理、屡禁不绝的假货问题,以及黑猫投诉平台上近千条的用户投诉……当AI的“未来故事”与质量服务的“现实问题”并存,九牧的“AI千亿梦”该如何解?

三年500亿营收虚实

九牧卫浴的崛起,与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息息相关。当潮水退去,高度依赖B端(工程单)和C端(新房装修)的卫浴行业,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寒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9%,销售额下降17.1%。反映在卫浴上市企业的财报上尤为直观:2025年上半年,箭牌家居营收同比降8.12%,惠达卫浴营收同比降9.94%,帝欧家居则亏损8432.37万元。

如此背景下,九牧卫浴创始人林孝发提出的2030年“千亿销售额”目标,显得尤为“激进”。要实现这一目标,九牧需要未来几年保持年均约23%的复合增长率。但九牧卫浴当下的营收,却显得很“迷”。

2023年12月,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在营销发展大会上宣布,2021年至2023年累计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平均增速超30%。

然而,这一数据与官方登记备案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福建省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九牧集团2022年以106.9亿元的营收位列44位。《2024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九牧集团2023年以113亿元营收位列第44位。

一边是官方通报的113亿元,另一边是“三年超500亿、年均增30%”的高调。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让外界对九牧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增速画上了问号。

尽管数据存在疑点,但九牧卫浴在国内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九牧智能坐便器以44.2%的市占率领跑市场,普通坐便器市占率更是高达57.5%。

但这个“第一”,正面临强敌环伺,激烈争夺。海尔、美的等企业正依托“全屋智慧”解决方案强势切入。当竞争不再是马桶对马桶,而是海尔智家APP对九牧单个APP时,九牧在生态联动上的短板便暴露无遗。

更重要的是,在低线市场,欧罗芬等“白牌”产品凭借极低的价格发动价格战,抢夺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在地产引擎熄火、高端受阻、低端被扰、跨界者入侵的复杂局面下,九牧卫浴的传统增长路径已难以为继。

渠道失控:百余家假店和药店卖马桶现实

在九牧庞大的营收目标之下,是其近乎“疯狂”的渠道扩张。但这种扩张,正显现失控风险,尤其是线上渠道的假货泛滥问题。

2025年6月,九牧官方发布《网络维权声明》,称经排查,仅6月份就在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发现百余家非授权店铺,并指出“个别平台假店数量已超授权真店”。

这些非授权店铺和假货,对品牌的价格体系造成了严重打击。消费者在不同平台搜索,会发现同款产品价格差异巨大,真假难辨。同时,部分假冒经销商在收到货款后直接消失,导致消费者“钱货两空”,最终将负面情绪宣泄至九牧品牌官方。

渠道的混乱不止于线上。有自称经销商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九牧B端(工程)和C端(零售)的信息并不透明,不同渠道的货物款式不同,甚至连经销商也查询不到某些特定型号。

信息的不对称,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信任疑虑。在传统渠道承压、线上渠道混乱的同时,九牧为了寻找新增量,开始探索“跨界渠道”。

2025年,九牧宣布进军药店渠道,试图将其AI马桶的“健康检测”概念与药店的“专业健康”场景绑定。

这一举措在营销上强化了其“健康卫浴”的心智,但从服务落地的角度看,却隐藏着巨大风险。卫浴产品,尤其是智能马桶,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重服务型商品。药店作为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完全不具备专业的安装和售后服务能力。

消费者在药店购买马桶后,谁来负责上门安装?出现漏水、加热失灵等问题时,是找药店还是找九牧?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可能导致其服务链路的进一步混乱。

投诉高企:千名用户投诉与“失灵”的智能

渠道混乱动摇着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却不断动摇着九牧的“品牌根基”。

截至2025年10月,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九牧厨卫”的累计投诉量已近千条。在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系统中,涉及九牧品牌的投诉记录更是有好几千条。

翻阅这些投诉案例,可以发现用户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基础功能的缺失和售后服务的滞后。

当九牧在发布会上高调宣传“AI尿检”、“AI对话”时,许多消费者正忍受着其智能马桶最基础功能的失灵。“座圈加热失灵”、“漏水”、“噪音过大”是高频出现的投诉词。一位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九牧智能马桶冲水出现问题,报修后“半个月后才给过来人修”,问题陆陆续续维修更换配件4次,但厂家始终不予换新。

九牧旗下针对年轻人的“小牧(YOUNG BATH)”品牌,同样存在体验问题。有用户在抖音发帖,购买的小牧轻智能马桶,安装后NFC联动功能即无法使用,收货20多天仍未解决;马桶在休眠模式下,会“自己座圈加热高温模式”。同时,App也无法查看耗电和耗水情况。

这些本应是智能产品最基础的数据监测功能,却在实际使用中“失灵”了。

与产品质量问题相伴的,是滞后的售后服务。在黑猫平台上,消费者普遍反映在向平台投诉之前,九牧的官方客服和售后存在“沟通难”、“解决慢”的问题。

接入Deepseek:AI是解药还是歧途?

面对地产下行、渠道混乱、质量承压的三重困境,九牧将“数智化”视为破局“解药”。

2025年,九牧动作频频,核心是全面拥抱AI大模型。3月,九牧宣布全链路接入DeepSeek,试图利用AI重构营销、研发、制造、供应链等全价值链。5月,九牧在上海举办“AI唤醒 场景新生”科技创新发布会,正式推出“AI BATH”场景品牌。其核心产品,如售价高达19999元的X90智能马桶,宣称具备无感识别、居家尿检、口腔健康监测等功能,并能通过AI语音数字人进行交互。

制造端,九牧斥巨资在泉州建立了卫浴行业首家5G“黑灯工厂”,实现每年省电超1亿度,试图用“智能制造”的硬实力,支撑“智能产品”的软实力。生态端,九牧全行业首家进入华为全屋智能,试图通过搭载鸿蒙智联技术,弥补自身在全屋智能生态上的短板。

九牧的AI战略,营销上无疑是成功的——“2025九牧科技创新发布会”获得了广告节金案,“AI”和“DeepSeek”的概念也让其在资本市场和行业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但回归到产品本身,九牧的AI卫浴正面临两大灵魂拷问:

AI卫浴是“真需求”还是“伪智能”?消费者真的需要和马桶对话吗?家用马桶的“尿检”功能,在无法实现“取中段尿”等医疗规范操作下,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医学价值究竟有多大?当AI功能仅停留在“自动开盖”、“语音控制灯光”等基础智能家居体验时,是否值得消费者付出数倍的溢价?

AI卫浴到底是“技术创新”还是“概念营销”?九牧的AI卫浴,究竟是“设备的智能”(底层技术革新),还是“智能的设备”(调用AI技术API)?在黑猫投诉上基础质量问题频发的前提下,过度强调AI概念,难免让外界质疑其走入了“科技营销”的歧途——用华丽的AI概念,掩盖基础功能的不足。

对九牧而言,押注AI是其在存量竞争时代必须打出的一张牌。但这张牌能否打好,关键在于能不能有效管控混乱的渠道?能不能解决屡遭投诉的基础质量和售后服务?若不能,那么AI故事讲得再“动听”,也难以支撑千亿梦想。

当消费者连“基础冲洗”和“座圈加热”的诉求都无法被满足时,他们又怎会为“AI尿检”和“马桶对话”支付高额溢价?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