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魏文艺
10月17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以下简称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展期3天累计接待量达到11.23万人次,参展企业集中发布年度新品数约2500件。
据统计,本届湾芯展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汇聚全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TOP30企业,吸引了美国应用材料、泛林、KLA,日本东京电子、迪思科、尼康,德国默克、蔡司,英国爱德华、韩国3M、匈牙利瑟米莱伯等国际巨头,以及北方华创、新凯来、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华天科技等国内头部企业,超600家国内外展商同台闪耀。
本届湾芯展虽已落幕,但热度仍在延续。10月17日下午,每经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6年湾芯展展位已经几乎定满,届时将有更多重磅企业参展。
超600家国内外展商同台竞技,发布新品约2500件
据悉,本届湾芯展突破传统展区划分模式,以“核心领域+特色赛道”的差异化布局,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
在6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共设置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四大核心展区,集中展示产业链中游制造与上游材料设备的最新成果。同步打造AI(人工智能)芯片和边缘计算生态、RISC-V(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生态、Chiplet(预先在工艺线上生产好的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片裸片)与先进封装生态三大特色展区,聚焦当下产业热门赛道。
在本届湾芯展上,超600家国内外展商同台闪耀,参展商共发布年度新品数约2500件。
每经记者注意到,一批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成果集中亮相本届湾芯展。其中,深圳市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继在上海爆火后,在本届湾芯展再次亮相,并现场展出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两大系列16款产品,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打卡,其展位成为本届湾芯展人流量最大的展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凯来子公司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个超高速智能、我国首款90GHz(吉赫兹)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性能较国产原有水平提升500%,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高端测试仪器出口管制的限制。
此外,杭州中欣晶圆的半导体硅晶圆(单晶硅锭)、安徽博芯微的加热型双通道Showerhead喷淋头、阿里达摩院玄铁系列RISC-V处理器及应用方案、深圳微合科技的5G物联网芯片及应用方案等首发亮相,将把打破“卡脖子”从口号落地为产业实绩,将湾芯展新品发布会现场从技术秀场更升级为产业趋势的“风向标”。
湾芯展成产业风向标,大湾区剑指半导体核心增长极
在本届湾芯展举办期间,还举办了2025芯片大会、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等30多场细分领域专业论坛,国内外上千位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大咖围绕“核心技术攻关”“生态协同构建”等议题深入研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每经记者在论坛现场采访和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正不断建圈强链,成为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有行业专家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新一轮周期性上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业界认为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万亿美元级别。
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综合枢纽、大湾区为市场先锋、京津冀为基础支撑的发展格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已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三大核心城市为主导的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布局,拥有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以及超万家产业链公司,正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升级和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
在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作为当地“20+8”产业集群之一,也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以深圳龙岗区为例,截至2025年上半年,当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已扩大至215家,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公共平台及检测机构等全产业链环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