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NO.1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

据中核集团透露,“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冷态性能试验10月16日圆满完成。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位于海南昌江,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调试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体检”,确保后续安全稳定运行。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750万棵。

NO.2 工信部: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

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完善重点场所算力接入网络布局,推动光网络设备向综合接入点和产业园区等用户侧部署,加快实现全光网广泛覆盖,构建城域毫秒级低时延一跳入算能力。推进入算网络新技术验证,开展小颗粒光传送网(OTN)、确定性网络等新技术验证,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推动入算专线服务体验升级。开展算力资源毫秒接入能力评估,建立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1毫秒时延圈覆盖能力监测机制,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打造高品质毫秒入算底座。

NO.3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10月1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一批新进展。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NO.4 工业和信息化部辛国斌: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标准制定

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辛国斌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将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统筹推进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等工作。一是支持技术创新,高水平建设汽车行业人工智能中试基地。二是促进跨界融合,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水平,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三是完善政策体系,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部署重点任务。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全球化发展,国际化创新,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NO.5 报告:2027年AI软硬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800亿至9900亿美元

10月16日,贝恩公司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发布《中国软件企业出海热点观察》,报告显示,到2027年AI软硬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800亿至9900亿美元,平均增速为40%-55%,其中应用程序和交易平台平均增速为60%-85%,这些为中国企业提供巨大的全球化机遇。市场角度,作为最大的存量市场,北美依旧是SaaS、电商、社交媒体等领域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同时,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海外新兴市场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NO.6 机构:第三季度中国储能电池出货165GWh,同比增长65%

10月16日,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2025Q1-Q3合计出货量为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30%。预计2025Q4行业仍保持供不应求,满产满销态势,Q4出货量将维持Q2、Q3出货态势,全年预计总出货量达到580GWh,增速超过75%。

NO.7 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规模激增,或促使美联储考虑停止缩表

10月16日,鲍威尔周二暗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数月结束缩表时,美国财政部在不断增加国库券供应,意味着需要维持更高的一般账户余额。根据分析,在11月3日发布的下一次季度报告中,可能至少达到9000亿美元。美联储缩表会减少美国银行系统中的准备金数量,目前约为3万亿美元,已接近被认为“足够”的水平。

NO.8 国家医保局:在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拨付结算资金

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规范资金拨付机制。各省级医保部门指导统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原则上在次月10日前申报医药费用。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即时结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即时结算效率,压缩结算周期,在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20个工作日拨付结算资金,力争在次月底前拨付到位。缩短特例单议病例申请审核周期,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效率。

NO.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万钢:加快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研发验证

10月16日,万钢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提出,加快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研发验证,以提升行车安全。万钢表示,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的第一要务,要以高质量场景数据、高能效比算力部署、体系化测试验证为抓手,构建从上传数据标注、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典型场景实验验证、车规级实时模型OTA下传的自动化训练与迭代闭环,应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基于交通规则的博弈能力,从而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汽车的具身智能。

NO.10 北京将聚焦大算力、环境感知等领域共建创新平台

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全市自动驾驶、乘用车、智能公交、无人配送等测试里程已超过6200万公里。 聚焦大算力、环境感知等领域,共建、开放、共享创新平台,建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加速产品的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加强充换电、智能网、智能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等级多场景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