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微发布零中频“万跳”芯片 公司回应:从渠道和客户方面了解到国内暂无相关产品

10月14日晚间,成都华微(688709.SH,股价47.02元,市值299.4亿元)披露了发布两收两发射频捷变收发芯片的公告。公告称,公司研发的HWD9361型射频收发芯片是一款两收两发、最大带宽56MHz(兆赫)的零中频射频捷变收发器,是公司在零中频射频收发器方向的首款产品。该芯片具备万跳功能,突破了直接转换调制器设计、有源上变频混频器设计等关键技术。

图片来源:成都华微公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该芯片具备宽频率范围、高集成度、高性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软件定义无线电等领域。不过,该新产品尚处于市场导入初期,暂未实现规模化销售,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客户验证失败等风险。

还需要指出的是,“零中频”并非近代的产物。以国外巨头亚德诺半导体 (Analog Devices) 的ADRV900x系列集成收发器为例,其零中频芯片已能够提供从30MHz到6GHz的超宽射频覆盖范围,以及高达100MHz的信号合成带宽。

公司称“国内暂无相关产品”

对于该芯片对公司的影响,成都华微在公告中表示,具备万跳功能的HWD9361型两收两发射频捷变收发芯片的成功发布,拓展了公司高速信号链产品谱系,拓宽了市场空间。未来,公司将继续开展技术攻关,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推动国内高速信号链芯片领域的发展。

每经记者梳理发现,其实在2025年半年报中,成都华微就已经对该芯片进行了披露。具体来看,该“零中频射频收发机系列化产品研制”在研项目的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570万元,2025年上半年投入金额为467.39万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累计投入544.6万元。具体应用前景为“无人机、通信收发机等领域”。

图片来源:成都华微2025年半年度报告

10月14日晚间,每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成都华微,该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公告中提及的“零中频”,指的是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零,就是(如果)用到(通信)基站里面,不存在频率的差。而“万跳”即为高频,这是因为该芯片应用到通信领域,需要比较高的转换频率,“万跳”指的是每秒切换的频率能达到万次级别。

当每经记者问及该芯片在全球处于何种水平时,上述人士表示,“我们了解到国内是没有相关产品的,但国际上应该是亚德诺半导体有一些类似这方面的一些产品”。不过该人士表示,这并不是说公司该芯片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只是公司的渠道和客户反馈的信息显示,国内还没有相关产品而已。

“零中频”架构已成市场主导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零中频”概念并非近代产物。早在1924年,F.M. Colebrook在其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描述了这种单次下变频接收机,并使用了“Homodyne”一词来命名。不过,直到20世纪下半叶,零中频架构才真正迎来复兴。这一时期的发展,是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探索、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以及学术界的颠覆性创新共同推动的。

如今,零中频架构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广泛应用于从智能手机、Wi-Fi路由器到5G基站和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各类设备中。高通、博通、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等行业巨头均围绕这一架构构建了其核心产品线。

每经记者还注意到,成都华微在公告中披露的“最大带宽56MHz”与国际巨头相比并不突出。以亚德诺半导体 (Analog Devices) 的 ADRV900x系列集成收发器为例,该系列零中频芯片能够提供从30MHz到6GHz(千兆赫)的超宽射频覆盖范围,以及高达100MHz的信号合成带宽,能将以往需要多个分立器件才能实现的功能集成在单个芯片上。

成都华微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公司推出的HWD9361型两收两发射频捷变收发芯片尚处于市场导入初期,暂未实现规模化销售,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客户验证失败等风险。公司尚无法预测新产品对公司当前及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

对此,上述人士指出,该芯片已经向客户提供样品,不过目前还没有收到客户的反馈,原因是该产品才推出不久。此外,该人士还称,该芯片在委外生产方面已经有产线的规划。

“我们是芯片设计公司,是客户已经有需求了,然后我们才去做。当然我们也会有预先研发在前面的一些东西,但大部分是客户有相关的一些需求,或者我们认为客户将来有这方面需求才会去研发。然后这个市场导入肯定是需要一定空间和时间的。”上述人士补充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