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的股价回到了小作文事件爆发前。
8月以来,东方甄选股价一度涨到32.3港元/股。而2023年11月底,小作文事件爆发前一个月,其股价最高为32.8港元/股。
今年7月以来,东方甄选股价从12港元/股一路上涨,8月12日,截至发稿,东方甄选股价为31港元/股,与去年董宇辉离开后的最低点8.9港元/股相比,涨幅达到248%。
显然,股价上涨并不是因为头部主播,继董宇辉、顿顿先后离职后,东方甄选已没有明星主播坐镇。只剩下俞敏洪一个IP,但是俞敏洪出现在直播间频率并不高,因此或许可以从产品的角度来解释。
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表现亮眼。6月以来,其上线的第一款卫生巾,全网开售两天内销售18万单。第三方平台达多多显示,自营卫生巾自上线以来,仅在抖音平台销售额预估高达2000万元。
东方甄选3月推出的自营大白虾同样表现强劲。其上市正值“3·15”曝光虾仁保水剂问题,上线三个月GMV突破2000万元,曾有40到50天处于断货状态。
换句话说:没有大主播,东方甄选的产品也卖爆了。
这意味着,消费者开始因信任产品而非主播来下单。俞敏洪的产品主义战略取得了成效,东方甄选的业绩也得到改善。
根据新东方最新发布的财报推算,东方甄选在2025财年下半年(即2024年12月至今年5月)的营收约为2.99亿美元(约合21.6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约为620万美元(约合4471万元人民币)。特别是今年3月至5月,东方甄选的经营利润约为720万美元(约合5167万元人民币)。
而在2025财年上半年(即2024年6月至11月),正值董宇辉和“与辉同行”脱离东方甄选初期,东方甄选的经营亏损约1570万美元(约1.1亿元人民币)。
图源:新东方财报
产品战略是俞敏洪转型之初就确立的方向,东方甄选是一家产品公司。然而,董宇辉的意外走红给东方甄选带来了MCN机构模式,与原有的产品模式形成共存。
俞敏洪曾想两全,为董宇辉设立独立直播间寻求平衡,但最终双方仍分道扬镳,东方甄选回归单一的产品路线。
去年7月,董宇辉和俞敏洪刚“分手”,东方甄选在资本市场备受质疑。一个月后,东方甄选又发布一份电商业务调整后净利润增长下滑的年报。几天后,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重提了一个他在2022年5月聊过的话题:坚守。那时候,东方甄选和董宇辉都还未走红,他说:
一旦你开始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或者你认为是有价值的,就必须坚持做下去。
如今,三年已过。俞敏洪坚守的产品战略迎来了市场检验时刻。目前来看,最起码是在资本市场面前过关了。
东方甄选之前,极少机构走产品模式,大部分都是传统的MCN机构模式。而俞敏洪一开始,要做的就是一家农产品科技公司,试图走出一条和红人主播不一样的直播带货之路。
这是东方甄选内部达成的共识。
一方面是产品供应链的建设。提出者是俞敏洪,执行者是孙东旭。后者是东方甄选前CEO,被俞敏洪选中负责直播业务,也是东方甄选产品路线的关键人物,主导了东方甄选自营品体系和东方甄选APP的构建。
2022年4月,东方甄选尚未走红时,其自有APP已在开发中。在孙东旭看来,东方甄选转型做的是农产品,重点是建立品牌。他希望东方甄选是一家农业产品科技公司,这是核心,而非直播。
另一方面,东方甄选不给主播们分成。其CFO尹强曾表示,东方甄选不是MCN机构,不给主播分成,这也是其高利润率的原因之一。
图注:孙东旭在直播
这是东方甄选区别于其他MCN机构的产品路线,但是这条路随着董宇辉的走红被打岔了。
在直播带货行业,头部主播的价值几乎是明码标价,这是行业形成的共识。但走产品路线的东方甄选显然逆行业而行,这也就导致董宇辉这个超级IP的利益分配问题成为后续矛盾爆发的根本原因。
长达两年时间,东方甄选都处于产品路线和MCN机构模式的拉锯阶段。
一方面,东方甄选内部推行“去董化”。“每日人物”曾采访东方甄选内部员工,对方表示内部“去董化”一直存在。如董宇辉直播时长减少、“宇辉力推”标签的消失,文案不允许提及“丈母娘”等。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更多停留在MCN机构模式的概念上,东方甄选股价因董宇辉起起伏伏,特别是董宇辉的待遇和去留问题,尤其影响其股价。
直到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爆发,董宇辉与孙东旭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尽管俞敏洪否认,但是情况严重到了“二选一”的地步:保董宇辉还是孙东旭?
对于俞敏洪来说,董宇辉代表顶级销售,孙东旭代表产品主义。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让俞敏洪做出选择,选MCN机构模式还是选产品路线?
俞敏洪的选择很重要。MCN机构模式的商业天花板并不高。实际上,随着董宇辉效应逐渐减弱,东方甄选的估值已持续下降。2023年11月,小作文事件发生之前,东方甄选股价已经跌至29港元/股,相较于转型以来76港元/股的最高点,已经跌去62%。
但是流量也不能不要。俞敏洪做了看似两全的选择,为董宇辉成立独立直播间,孙东旭转到幕后负责产品。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产品路线和MCN机构模式的拉锯战仍在持续,股价仍然因董宇辉言论而波动;东方甄选的流量和销售数据也并未好转。最终俞敏洪支付2.18亿元“分手费”,与董宇辉彻底切割。这意味着,产品路线和MCN机构模式很难两全,至少在东方甄选内部如此。
俞敏洪在股东大会上说,“我们把内部环境、外部环境通过这样的努力解决好以后,东方甄选就有了一个清朗的、安宁的、面向未来可预期的确定性越来越强的发展环境。”
俞敏洪最终选择了单一的产品路线。一方面,东方甄选依靠产品口碑逐渐给公司“回血”;另一方面,东方甄选抓住热点事件进行营销,同样给公司带来销售。如自营卫生巾的发布,就是东方甄选将热点和产品战略结合的一次案例:听到用户呼声,抓住行业痛点,响应需求推出产品。
产品主义的红利还带动了其自营渠道的发展。东方甄选卫生巾两次首发于自有APP,刺激了APP下载量攀升。七麦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东方甄选APP在iOS端的7月下载量迎来小高峰。
图源:七麦数据
专注产品战略使得东方甄选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保证。其自营品GMV不仅可以全部计入东方甄选收入,而且毛利率更高。2023年,东方甄选的毛利率一度达到38%。如今,其自营品SKU达到600款,GMV占比已提升至39%。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产品主义已经被验证过,是一条能够带来商业回报和流量价值的可行路径。
典型案例当属雷军,他将产品主义做到了极致。从早期小米手机追求极致性能和性价比,到凭借生态链打造产品赢得用户信任,再到小米汽车的推出,乃至互联网上形成 “雷军许愿池” 的赛博现象,皆源于雷军对产品主义的追求。
这种投入,最终反哺到雷军身上,不仅为小米带来销量和利润,还让雷军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企业家之一。据新榜数据,雷军2024年在抖音平台粉丝增长2300万,位列年度涨粉榜第四;2025年上半年再增800万粉丝,再次进入平台涨粉榜前十。
何为产品主义?
并没有固定的概念,但是若要将这个概念具像化,那么代表则有乔布斯、雷军、于东来等企业家。乔布斯坚持产品主义,带领苹果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产品主义能够穿越周期,即使在当下消费降级的环境中,胖东来、山姆等企业仍因产品备受推崇。
胖东来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营收大幅增长。《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4年胖东来销售额约为170亿元,同比增长58.5%,2025年上半年销售已超过117亿元。
当市面上的产品被爆出品质问题后,胖东来的同类产品总会被抢购一空,如酱油、卫生巾等,主要就是胖东来建立了严格的选品和检验机制。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说,对待产品像对待生命一样。
乔布斯也是产品大师。从产品研发到抵达顾客手中,乔布斯对苹果的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管理和掌控。被赶出苹果的几年里,苹果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后来乔布斯感叹,是因为他们追求利润,而不是改进产品。
无论是乔布斯,还是雷军,亦或者胖东来和山姆,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代备受推崇,共同点是追求产品至上的价值观。
俞敏洪对东方甄选的定位也是如此,他曾在强调自营品战略时说,“如果(东方甄选)只是一个卖货的平台,那只能是一时的兴旺,在商业模型上是不稳定的。”
如今,俞敏洪正对产品进一步发力,向山姆模式看齐,并且向胖东来学习经验。然而,产品路线也给俞敏洪带来一些难题。
这是一条重资产路线,无论是供应链投入,还是前置仓建设,都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山姆模式的核心是会员店+前置仓。东方甄选也试图这样做,不过相比于山姆在中国的数百万会员,其25万的会员相差较远;此外,山姆在中国的前置仓总数达400个,而去年东方甄选为27个。
其次,产品路线要和营销结合,才能更加凸显价值。卫生巾对东方甄选的反哺,和热点事件间接带来的营销效果脱离不开。正如雷军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营销大师。对东方甄选而言,像卫生巾这样依赖热点的爆款产品,可遇而不可求。
俞敏洪和董宇辉的选择,代表了直播带货的两条路线。
东方甄选本质上是一家产品公司,用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渠道,另一条是产品。后者是其战略核心。而董宇辉的模式还停留在渠道上,运营方式更接近于一家依赖头部主播的MCN机构,连董宇辉都调侃自己是“二道贩子”。
董宇辉可参考的模式是交个朋友。后者2024年报告显示,全平台GMV为150.8亿元,净利润约为7000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约1.2亿元。2024年,与辉同行的GMV约为102亿元。
当然,不排除当下董宇辉的带货影响力超过罗永浩,未来GMV会有较大提升。但是董宇辉的流量瓶颈已经开始显现。字母榜(ID:wujicaijing)此前曾报道,2025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较2024年同期下降45%。
做“二道贩子”的潜在影响还在于,对产品把控稍有不力,极易反噬主播个人声誉,进而削弱其IP的长期价值。
俞敏洪走的产品路线,可想象的商业空间相对较大,如山姆、胖东来都展示了商业潜力。更重要的是,深度介入供应链并严控品质,可降低产品翻车概率,从而规避对IP的负面影响。
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IP价值来看,董宇辉都需要新的叙事。
目前,董宇辉还尚未享受到产品红利带来的增益,却已因带货部分商品对口碑造成了一定伤害。当下,董宇辉更需要依托优质产品来构建用户信任。此外,字母榜曾分析称,董宇辉过往的出圈时刻多与东方甄选绑定,如今随着流量减弱,他亟需新的价值支撑。
而已被验证过的产品主义,或许能成为董宇辉破局的关键。
在这方面,东方甄选的经验可供参考。初期,东方甄选也多次因产品陷入争议之中,但是今年以来因为产品重新获取了用户信任。尽管尚未达到公众对雷军“入行即整顿”般的期待,但其产品战略已显成效。
董宇辉并非不懂产品的重要性,并且也试图探索产品。
他的榜样是乔布斯,董宇辉曾在采访中说,乔布斯给了他一种新思路:当商业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能够赢天下时,企业第一负责人的精力就是在产品上。
早在半年前,董宇辉就已开始计划向供应链上游延伸。为此,董宇辉成立了公司“兰知春序”。正如董宇辉所说,这是一家与“与辉同行”定位不同的公司。从目前商业模式来看,这家公司正在探索供应链,发展自营品类。
图注:与辉同行自营品
对于产品模式,董宇辉有自己的见解:“你自己对产品的要求是什么,你要用什么样的材料,你要去服务怎么样的客户,这个关键是你自己订的产品战略。”
目前,董宇辉已经开始在做一些产品上的探索。例如,提出产品需求,和厂家联名开发产品;又如在供应链上和厂家合作,推出“与辉同行”自营品。
不过,相比于东方甄选,董宇辉的步子相对较小,还没有和产品形成强链接。董宇辉若要迎来属于自己的“产品主义时刻”,或许还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