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掀融资潮!机器视觉指数4个月涨超50% 行业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行业观察

财联社8月7日讯(记者 汪斌)技术突破、市场需求爆发与资本助力等多重机遇叠加,我国机器视觉产业正迎来快速崛起的黄金期。行业头部企业纷纷预测,未来机器视觉在各领域的渗透率将继续提高。

4个月内涨幅超50%

Wind数据显示,今年Q2以来,机器视觉指数(8841081)出现大幅上涨。具体表现为,该指数从4月9日年内低点845.92点,上涨至8月6日的年内高点1282.03点,最大涨幅超51%。

根据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58.3亿美元增长到23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动下,国内机器视觉行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软件市场需求规模达52.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90亿元大关,其中品牌软件销售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5%提升45%以上。伴随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一批本土创新企业正依靠技术突破重塑行业格局。

近日,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西湖智能视觉”)最新研发出国内首款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的高光谱成像相机。据科技日报的报道,这款相机通过底层光学硬件和算法突破,实现智能成像系统的革新,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

无独有偶,近期合肥埃科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新发布突破性实现1MHz行频输出的PH系列高阶TDI线阵相机,为半导体前道制程光学检测、生物医疗检测提供全新视觉解决方案。

根据自动化协会A3的定义,机器视觉是利用软件及硬件的结合,对于图像或影片进行分析处理,使其能在工业设备的执行过程中,提供引导与协助。简单来说,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检测、判断和控制。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由系统硬件和软件算法构成,中游为设备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汽车、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方向,机器视觉已成为影响智能制造和智能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工业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对自动化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机器视觉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攀升,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谈及机器视觉发展空间和趋势,国内机器视觉龙头凌云光(688400.SH)在8月1日披露的调研纪要中表示:工业仍是机器视觉应用不断拓展的领域,随着工艺迭代、技术提升,持续扩展应用空间,如AI能力升级能够进一步解决原来无法触达的检测难度高、缺陷可度量性差的场景。随着国内机器视觉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上游视觉硬件到算法软件均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在产品功能、产品标准化和易用性等方面亦获得较大的进步,具备立足中国拓展海外广阔空间的基础。

另一机器视觉企业奥普特(688686.SH)此前7月11日发布的调研纪要则预测,机器视觉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将继续提高、客户对机器视觉价值的认知和重视将进一步提升、工业AI技术的持续迭代将不断赋能机器视觉产品升级等。

在奥普特看来,纵观国内及全球市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深化都将带来对视觉系统需求的刚性增长。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视觉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国际市场方面,工业4.0和智能制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是大势所趋,对高端视觉检测、测量和控制的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越来越多成功案例的出现,机器视觉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的效果得到验证,会有更多企业将视觉方案纳入生产必备要素。这将带来存量客户深度提升和增量客户拓展的双重机遇。” 奥普特对调研机构表示。

行业再掀融资热潮

随着市场回暖,资本对机器视觉赛道的投资热情逐渐高涨,机器视觉企业掀起新一轮融资热潮,接连的融资事件汇成一条“大河”,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最新案例如8月6日晚间,狮头股份(600539.SH)公告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草案,拟收购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珀科技”)97.44%股份。

据披露,截至今年5月底,利珀科技及其子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此外,利珀科技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杭州市专利示范试点企业,目前该公司的下游应用领域已覆盖光伏、显示、半导体、锂电、消费电子、物流、食品包装等,并与一些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中,在半导体封测设备的视觉算法软件和解决方案国产化替代方面,利珀科技产品已在国内实现批量应用。

除了成为上市公司的并购标的,机器视觉类公司近期还频频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

如专注于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系统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平方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平方和科技”)于今年5月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独家投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拓展和落地新的行业应用。

今年6月,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汇萃智能”)宣布完成航空城基金B+轮投资。汇萃智能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平台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融资将助力汇萃智能在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平台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今年7月,西湖智能视觉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东方富海独家完成投资。此前,西湖智能视觉科技已获得由中科创星领投,西湖科创投、西湖创新基金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据悉,西湖智能视觉是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高科技机器视觉公司,专注于研发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推动西湖智能视觉在智能视觉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同月,光谱视觉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杭州高谱成像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高谱成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通创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代表市场化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方共同参与。高谱成像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产品研发迭代,强化国内外渠道建设,进一步巩固高谱成像公司在光谱视觉行业的领先地位。

同一时间,位于苏州浒墅关的苏州深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视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基石资本、IDG资本、苏创高新创投联合投资。深视科技成立于2017年,为制造企业提供全新一代AVI视觉检测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国内细分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客户涵盖宝洁、米其林、圣戈班、商飞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成立至今,深视科技已获得7轮融资,本轮融资距年初取得基石资本独家投资仅过去不到5个月。

相较于康耐视、基恩士、欧姆龙、巴斯勒这些国际巨头,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让机器视觉在资本的“供养”下,发展越发迅速。据了解,目前我国机器视觉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且国内厂商在某些关键零部件上已实现领先。

(财联社记者 汪斌)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