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花小小创始人赵刚:多平台助力创新餐饮品牌崛起,共享餐饮市场新机遇

8月5日的清晨,新疆和田的阳光洒在成片的辣椒田上,微风拂过,红艳的博湖辣椒在枝头轻轻摇曳。花小小创始人赵刚蹲下身,捻起一粒饱满的干椒,轻轻一捏,香气四溢。

“以前我们种辣椒,靠天吃饭;现在我们种标准,靠平台推动让好味道走向全国。”赵刚表示,“这一轮外卖市场的变化,是机会。”

在同一时间,花小小美国法拉盛门店外正在排起长队。这家30平米的小店,日均营收突破4500美元,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三冠王”。美国门店爆火的背后,得益于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市场机会。

“以前的餐饮人靠口碑慢慢积累,而现在线上平台把好味道送进了千万用户餐桌。”赵刚说。淘宝闪购入局以来,花小小闪购的订单同比增长超100%,在深圳、江西等区域,增幅甚至超过200%。

这并非孤例。在北京,小吊梨汤整体营收增长约两成,年轻用户占比提升至外卖订单的三成,“养生一人食”正在成为年轻人日常就餐的新潮流;和合谷门店里,员工忙着打包工作餐,店长直言,“不是亏本,是平台补贴让我们订单翻倍,人效上去了,反而更赚钱”;小谷姐姐后台的订单曲线一路飙升,“消费者花得少,我们赚得多,这才是真正的三方共赢。”

“谁说我们没定价权?”赵刚反问,“现在是多个平台抢着给优质商家资源,我们可以挑费率、比服务、选流量。哪家补贴多、用户匹配度高,我们就重点投入哪家。这才是真正的市场选择。”

在赵刚眼里,补贴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商家能不能不断提升餐饮品质,接住这波流量。我们靠的是真材实料——新疆辣椒、自产米粉、现炒现做。用户尝过一次,就会复购,这是新增流量和口碑。”

如今,花小小已不再只是采购商,而是与新疆合作社共建辣椒种植标准,从种子到加工,打造全链路可控的产业链。“我们每年要用3000吨干辣椒,每一粒都讲究。”赵刚说,“而市场的激活和平台的增量,让我们有底气去投入这样的长期建设。”

在这场变局中,有人恐惧改变,有人抓住机遇。而对众多连锁品牌而言,这或是借力平台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新起点。“好味道的传播,离不开平台的助力。”赵刚望着一望无际的辣椒地,语气坚定,“我们正借这股势,走得更远。”

NBD:能否聊聊品牌创立的初衷?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进入这个领域的?

赵刚: 我大学学的是数学,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做过游戏公司市场总监和公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2015年,我看到餐饮数字化的机会,特别是外卖行业的兴起。当时餐饮消费非常火热,但品牌很多,竞争激烈。我选择切入米粉赛道,因为米粉品类分散,用户心智不容易聚焦,而新疆炒米粉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有连锁经营的价值。

NBD: 从创立到现在,品牌在产品、服务或运营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调整和突破?

赵刚: 最大的调整是转向外卖+堂食的模式。我们通过外卖平台快速验证产品,优化供应链,降低开店成本。现在,我们的门店不仅覆盖一线城市,还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实现了规模化扩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0元加盟模式,降低了门槛,扶持草根创业者。

NBD:您曾说“外卖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渠道”,为什么?

赵刚:是的,我始终认为,外卖不仅仅是“卖货的渠道”,它更是驱动品牌增长的核心动力。

此前,我们就是以外卖为突破口,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品牌模型的快速验证。那时候,堂食受限,但外卖平台不仅给了我们流量,更成为产品打磨、用户洞察和运营优化的关键工具。

过去餐饮讲“黄金地段”,现在是“好产品+好运营”决定生死。外卖打破了对地理位置的依赖,让社区店、卫星店也能高效运转,大幅降低开店成本,提升扩张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平台的评分、差评、订单数据,构建了高效的产品迭代闭环。我们能第一时间听到用户声音,快速调整口味、包装甚至配送时效。通过外卖积累的用户画像,我们也逐步建立起复购体系和会员运营基础。

NBD:外卖具体给花小小带来了什么增长?

赵刚:数据最有说服力。随着淘宝闪购等新平台加大补贴力度,我们迎来了订单爆发式增长——饿了么平台订单同比增长超100%,在深圳、江西等区域,增长甚至超过200%。目前,外卖已占门店整体销量的60%-70%。

但比订单更重要的是——品牌传播。

很多人是通过外卖第一次吃到新疆炒米粉,进而了解新疆美食文化。我们把“新疆味”送进了写字楼、社区、校园,也让用户对新疆有了更深的认知。

所以我说,线上是品牌认知的入口,线下是体验和复购的延伸。打爆线上,拓店才更有力。

NBD:您提到“哪怕开在社区角落,也能被看见”,这背后平台提供了哪些支持?

赵刚:这就是外卖平台助力品牌的具体体现——它让中小品牌拥有了过去只有大品牌才有的能力。

比如数字化工具、选址模型、人群画像、流量分发机制……这些过去需要巨额投入的“基建”,现在通过平台就能轻松获得。

评价体系是透明的,谁做得好,谁就被推荐;谁反应慢,谁就被淘汰。这种机制倒逼我们更贴近消费者,更敏捷地迭代产品和服务。

所以我说,外卖平台是新品牌的“加速器”——帮助我们更快验证产品、打牢基建、实现成长。哪怕你只开在社区角落,只要产品好、运营强,也能被看见、被选择。

NBD:您如何看待目前外卖市场的变化?

赵刚:我非常欢迎“多平台共生”的格局。充分的竞争,才能激活市场的新增量。

多平台并存,费率更合理、服务更完善、资源更丰富,我们作为品牌方,有了更多选择权和话语权。

比如淘宝闪购入局后,带来了大量新用户,尤其在下沉市场和年轻群体中触达效率很高。这种“泼天的富贵”,不仅带来了订单,也降低了我们的流量成本,推动了品牌出圈。

NBD:有担心称“低价补贴会破坏价格体系”,您怎么看?

赵刚:我理解这种担忧,每个企业对市场的理解不同,多元发声是正常的。但趋势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餐饮行业看似门槛低,实则“做好很难”。非标属性强、人力成本高、管理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平台之间的良性竞争,反而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连锁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补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关键在于,商家能否接得住流量、留得住用户。我们参与活动时,平台承担了90%以上的优惠成本,我们只需出很小一部分,就能获得巨大曝光。这不是“低价换销量”,而是“平台让利,三方共赢”。

NBD:多平台竞争,最终谁受益?

赵刚:最终是消费者、商家、平台、就业市场的多方共赢。

平台之间的多点开花、良性竞争,为品牌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大空间。多个平台并存,费率更合理、服务更完善、生态更健康,才能真正助力产业发展。

餐饮供给本身已经非常丰富,行业看似“门槛低”,实则“做好很难”。这时候更需要平台的助力,帮助品牌在运营、营销、用户管理等方面建立系统能力。

同时,订单增长带动了骑手就业,也反哺了消费。据我们观察,仅在花小小体系内,我们每个店也扩充了2个人左右的人手,全国3000家门店,至少能够新带动5000-6000人的就业。而这仅仅是我们一家餐饮企业,全国那么多连锁,这个量级就非常大了。这种产业与市场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增长。

NBD:接下来,花小小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会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吗?

赵刚:我们的愿景很明确:让中国好味道走出国门,让世界爱上新疆味。

目前花小小在全国已有3000家门店,90%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但在乡镇市场的覆盖率还不足30%。未来,我们要继续下沉,拓展西北、西南等潜力市场。从规模看,万店连锁并非遥不可及。

同时,我们也在从“新疆炒米粉”向“新疆美食平台”升级——陆续推出手抓饭、烤包子、牛肉汤等新品类。供应链方面,我们在全国布局了21个前置仓,确保所有门店24小时内收到食材、酱料和包装。

我们已经在美国开设门店,未来希望花小小能成为中国餐饮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之一。

结语

赵刚说:“花小小,取自‘小米粉,大梦想’。我们从小小切入,坚持做好每一碗米粉,但心中有更大的愿景——让更多人知道新疆味道,也让中国餐饮文化走向世界。”

在这个平台与品牌共生共荣的时代,一个曾经藏在社区角落的米粉品牌,正借力线上流量与多平台生态,以及庞大的线下口碑客群,一步步走向属于它的“万店蓝图”。

编辑|蒙锦涛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