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鱼类,也有一些品种叫鲫鱼,或者叫鲫鱼籽。不同地区的鲫鱼外表并不完全相同,这是由于不同生长环境的适应性造成的。
说起吃鲫鱼,也许你一下子就能想到浓浓的鲫鱼汤。鲫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特别是用鲫鱼、豆腐和蘑菇做成的鲫鱼汤,富含蛋白质,特别适合皮肤弹性恢复,尤其适合产后女性。
近十年来,鲫鱼的产量一直在增加。楚河源小编手里的最新数据是2016年。2016年我国鲫鱼产量近350万吨,占全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3.38%。
养鲫鱼对池塘、鱼种、苗种密度、水质、饲料等都有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春天,这是耕作中最重要的事情。种植业有句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养鲫鱼也是如此。
我们以新池塘为例,看看鲫鱼的养殖过程和周期。
第一:池塘的选择。养殖鲫鱼的池塘要求背风向阳,30-35亩大小最好。如果想养更多的鱼,最好多开池塘,不建议扩大池塘面积。养殖鲫鱼,水深应在1.5米以上。沥干池水,然后将鱼塘暴露在强光下一段时间。随着暴露,池塘底部的许多植物会生长。这时需要清理池底的杂草等杂物,最后用石灰粉消毒,然后放水。
第二,选择鲫鱼品种。常见的鲫鱼品种有很多,如地方鲫鱼、祥云鲫、高背鲫和白鲫等。河源的编辑建议选择高背鲫鱼。高背鲫第二龄时,最大的一条重1公斤,至少重6倍。三岁时,它通常会长到每只4公斤。
高背鲫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生长头大,肉多。
第三,饲料的选择。养鱼不仅需要池塘里的水生植物和天然饵料,还需要饲料。鲫鱼幼时,即体长15厘米,以天然昆虫、虾类和植物种子为主。当身体长到15厘米以上时,它需要饲料。建议选择蛋白质含量至少30%的饲料,提高磷含量。最好配合有氧器材。鲫鱼的饲料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鲫鱼胃口大的时候,比如春天,要多加几次饲料,而冬天,要少加饲料。只有适合鲫鱼的脾气才能长胖,长得快,长得大。
第四,育种方法的选择和放苗。
鲫鱼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养殖:鱼苗养殖、成鱼集约化养殖和混养。
鲫鱼水花一般在4月中下旬入池,即此时每亩可投放1-2.5万个水花,到年底每斤可投放3-10个水花。亩产800-1200公斤。
集约化鲫鱼,每亩鱼1500-2200条,平均每条鱼鱼苗大小约0.1-0.3公斤,通常与鲢鱼同时混养在池塘中引水。
每亩混养鲫鱼800-1000尾,每尾0.1-0.3公斤,每亩100-500尾鲫鱼、鲦鱼与草鱼或鲦鱼一起放养。
放养鱼苗时,要注意池塘的水温。水温过低,鱼苗容易死亡,水温应控制在10度以上。关于放养次数,楚河源小编的建议是,同规格的鱼苗分批次多次投放,可以为以后的销售和捕捞省下不少事。一般来说,大多数农民选择上述三种耕作方式中的最后两种,即精耕细作和混合耕作,尤其是精耕细作。
在此,我们提醒没有操作经验的混养养殖户,注意不要贸然将鲫鱼与鲤鱼或草鱼混养,尤其是在饲养期间。
第五:节约用水。
养鱼,首先要养水。养任何鱼的过程,其实就是养水的过程。钙和磷是鲫鱼水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其他鱼类的两倍。因此,需要每15-20天向池塘中加入一些石灰溶液和磷酸钙,以保持池塘水中的钙和磷含量。
池塘里可以养一些水生植物。鲫鱼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所以水生植物是鲫鱼最喜欢的环境。水生植物会带来一些微生物,这也是鲫鱼的天然食物。记住,水草一定是活的,枯了半死不活不仅能在水里养好鱼,还会带来麻烦。他们不能没有阳光,但他们不喜欢太多的阳光。在鱼塘上方,可以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制作遮阳伞覆盖,这样可以降低鱼塘的水面温度,让鲫鱼长得更好更快。
第六:疾病控制。
除水霉病外,鲫鱼最常见的疾病是红塞病。我们明天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您对鲫鱼养殖有其他意见或指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