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国(西凉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西凉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并不存在很长时间,担任了二十一年的三朝君主。
西凉创始人李卫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第十六个孙子。公元397年,侯亮建康太守段晔在居曲孟勋的支持下自称凉州牧,建立了北凉政权。李恪被任命为小谷县令,李恪同父异母的弟弟宋克被任命为中三的长工。
北凉敦煌知事蒙敏死后,李卫被敦煌守护者郭谦、索贤等推举为敦煌知事。公元399年,段叶自称为凉王。右卫将军索斯觉得李卫在敦煌很受爱戴,很有影响力,建议段晔解除李卫的敦煌太守职务。当时,段烨不假思索地让李卫做了敦煌太守。听了索斯的话,他重新任命索斯为敦煌太守。
索斯的气质是傲慢的。当他到达敦煌时,他想让李伟亲自欢迎他进城。李卫当太守时,任劳任怨,深受百姓爱戴。他不愿辞去太守一职。见他犹豫不决,宋轶和萧谷县令张淼一起劝他:“敦煌现在是你的地盘,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呢?跟他打一架,让他知道你有多厉害!”
李卫听后,派魏松去探其后嗣的情况。宋轶看到了索斯傲慢的态度和懒惰的士兵,所以很容易打败他。李卫得知后,派他的儿子李信、张淼和魏松去攻打索斯。索斯万万没想到李卫会自取其辱,一时无计可施,逃回张掖。
李伟和索斯一直都很友好,但没想到他会排挤自己,所以他去找段叶进行处罚。段烨起初想放索斯走,但辅佐的鞠可曼城将军和索斯也有恩怨,劝段烨杀了索斯。索死后,段烨向李伟道歉。他还在敦煌金昌县划分了梁兴县、吴泽县和沂河县,设立了梁兴县,并提拔李卫为军务将军和梁兴以西镇。
公元400年,金昌太守唐尧北凉造反,立李卫为冠军将军、沙州刺史、梁公。李卫自称梁公后,以敦煌为都,建立了西凉政权。后来,李贵派宋贵进攻玉门以西,扩大地盘。李卫在玉门、阳关屯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准备东征。
公元401年,北凉内乱,酒泉、梁宁两县的郡守向李卫投降,扩大了西凉的土地面积。公元405年,李恪与张淼商议迁都酒泉,向北凉施压。到达酒泉后,李卫没有急于攻打北凉,积极发展生产,整修军务。
段烨死后,居曲孟勋成为北凉国君,不断骚扰西凉。当时李卫意欲安定民心,实力不及北凉,于是与李卫签订盟约,暂召停战。公元410年,居曲孟勋背弃盟约,再次入侵西凉。西凉失守,连大将朱元虎也被活捉。李恪为了和平带了很多银子到北方,然后他赎回了朱元虎。
居曲梦勋见李卫势单力薄,又派兵攻打西凉。李卫觉得打不过北凉,只好关上城门,直到北凉粮草耗尽,士气低落。后来奏效了,成功打败了北凉,获得了暂时的和平。
公元417年,李卫因病去世,享年67岁。他死后,他的儿子李信继位。李信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勤政爱民,大肆修建宫殿,在军事上更加独断专行,最终被居曲梦勋所杀。李信死后,攻占酒泉,立李训(李信的弟弟)为国君。然而,李训未能扭转局面。公元421年自杀,西凉病逝。
除了精通兵法,李恪还精通文学。他写过《敬公堂颂》、《蜀志彬》、《怀蜀赋》、《大九傅蓉》,但只有《蜀志赋》流传下来。李卫上台后,许多文化名人都来找他,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的“五凉文化”。唐朝夺得天下后,李治被称为他的祖先。公元753年,唐玄宗李隆基追李卫为帝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