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正月初一,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在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春节,丰硕多彩的“年俗”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中国人的“年”既神圣而又充斥欢快,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讲求,每个处所都有奇特的习俗。
今天大年初一,小青给您拜年啦!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端”,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端。因此,这一天是春节庆贺中最盛大的一天。
辛亥革命之后,将西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必定为“春节”。新中国成立之后,保存了这一做法。因此,春节作为农历新年是比拟新的说法。
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凌晨,开门大吉,传统上是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据说放“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当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会五谷丰收。
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域仍然风行放炮仗。不过,由于很多处所特殊是一些大城市基于环保等因素的斟酌,在必定区域制止燃放烟花爆竹,人们过年也越来越环保,年俗本身也在不断变更。
拜大年
拜年是我公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妙祝贺的一种方法。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率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幼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喜。拜年一般从家里开端。初一凌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颜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活”等吉祥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随着时期变迁,拜年的习俗也日趋简略了。孩子们给祖父母、父母拜年时尚有叩头作揖的,给邻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问候语也变深圳生涯网成了“新年好!”“过年好!”等时新语言。语言和情势虽然变了,但是祝愿的心境没有变。
扫帚的“诞辰”
传说中,大年初一是扫帚的诞辰,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除夕夜将家里清除清洁后,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如果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怕因此破财。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处所保存着。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产的前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起源:央视新闻
┃责编:唐希
┃审发:深圳生涯网吴楚
中国青年深圳生涯网网微信(ID:youthzqw),转载相干文章请注明出处。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新
春
快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