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泰国曼谷的一家万客隆商超内,一名拣货员正在按照流程拣货。根据她手中的系统屏幕,她可以在偌大的商场中精准找到客户下单的商品,并及时送至包装区。
这一拣选包装系统名为iWMS(拣选包装系统),由万客隆(Makro)、莲花(Lotus’s)的运营商CP AXTRA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联合打造。
据万客隆方面表示,这一系统在门店全面推广后,拣选包装效率提升140%。此外,结合CP AXTRA拥有4000辆车辆的运输车队与运输管理系统,每日配送订单能力从1.5万单增加至10万单。
值得一提的是,CP AXTRA为东南亚巨头正大集团旗下零售公司。据CP AXTRA集团批发业务首席执行官谢宇宸表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其与菜鸟的合作关系建立在真正的共创基础之上。他透露,此次合作标志着与阿里巴巴集团更广泛合作关系的开端。
此前,关注菜鸟等快递公司的出海动作时,外界更多将目光放在其国际快递业务的拓展上。对于菜鸟来说,和CP AXTRA的合作既是其物流科技向“零售端”延伸的重要探索,或也体现出其出海战略正进一步向物流科技拓展。
切入非快递场景、结合AI,菜鸟物流科技向零售端延伸
“我们这两三年已经有很多变化了。我们已经从一个比较传统的零售公司,变成了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谢宇宸说。他提到,以前,零售事业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把货从仓库送到门店就可以了,而现在,顾客已经有了即时配送的需求。
据万客隆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其有三种配送方式:一是顾客下了单之后可以来门店自提;二是隔日送,顾客在当晚12:00前下单,可选择第二天的送达时间(5:00—22:00);三则是当日配送,可保证三小时送达。
记者了解到,万客隆在泰国地区有170多家门店。据其透露,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万客隆的线上占比已经从3%涨到了30%。
目前,除了已经上线的iWMS(拣选包装系统)和TMS(运输管理系统)外,双方还正在推进一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货架陈列方案,主要目的是优化店内商品陈列和库存布局,提升产品在货架上的可见性与易取性。
对于这一陈列系统,谢宇宸认为,其不但利好顾客更好地找到理想商品,也能助力拣货员更快更容易地找到目标商品。
他还提到,未来一年内,CP AXTRA核心目标与AI(人工智能)有关,“通过AI技术打通线上与线下体验,最终实现全渠道体验”。
菜鸟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金灵羚表示,目前,用传统的人工方法没有办法破解物流成为电商增长瓶颈这一问题。
她表示,这正是菜鸟区别于传统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的核心,“我们更强调阿里的科技基因,希望将数字化能力注入物流这一传统领域,推动全行业物流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履约效率与准确度”。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菜鸟物流科技亚太区总监卜焦表示,菜鸟已经将多项AI算法结合进为CP AXTRA提供的实操系统中。
在他看来,这些系统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它可以给仓经理和供应链业务的管理团队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了运营优化的建议、实操的建议,还有人员效率提升的建议”。
可以发现,与此前在快递出海上的进展相比,物流科技方向面向的客户类型有所不同。通过与正大集团旗下零售公司的合作,菜鸟的出海版图有所扩大,正将自己的触角探至零售端。
卜焦也提到,在最后一公里的履约阶段,菜鸟无人车的应用也不再仅限于快递场景,而是拓展至了部分生鲜平台和部分连锁药品超市,为其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履约及门店的补货等工作。
菜鸟能靠物流科技打开新局面吗?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记者从菜鸟处获悉,随着“双11”大促的开启以及“黑五”购物节的临近,菜鸟正陆续向申通、新加坡邮政等快递企业交付全新的自动化分拨中心。
此外,菜鸟为南美、中东、欧洲及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的头部快递公司建设的分拨中心均已投入年终大促的运营备战。
另据菜鸟方面表示,截至目前,菜鸟物流科技产品已经落地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项目达到800余个。
而在今年9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副总裁、物流科技事业部总经理毕江华曾透露,上一个财年,菜鸟物流科技业务持续保持海外和国内双增长,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0%。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菜鸟的仓储自动化和分拨自动化解决方案,已进入快递、汽车、快消和航空机务等行业。
在罗马尼亚,菜鸟针对欧洲市场研发的直线窄带分拣机已部署于当地某头部电商快递企业的四个分拨中心,可应对大小件混合分拣等复杂场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100多个流向的高速自动分拣。
据悉,其在全球服务客户累计超过400个,其中世界500强有26家,交付能力已覆盖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菜鸟正在寻觅新的增长点。
根据阿里集团2025财年年报,该财年,菜鸟集团收入为人民币1012.72亿元,相较2024财年的人民币990.20亿元增长2%,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所带动。
在此大背景下,菜鸟能靠物流科技打开新局面吗?
快递专家赵小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菜鸟正在物流科技上加快与国内外的合作,提升其竞争力,“菜鸟在物流科技方向上可能有不小的机会,虽说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等方面国内外的竞争很激烈,但就物流的中高端技术而言,阿里在AI方面有优势,所以这可能是菜鸟闯出的一条新路”。
赵小敏认为,借助阿里的资源,菜鸟若在物流科技方向上能获取更多客户和更大规模,有可能朝着从“菜鸟物流”转变为“菜鸟科技”这一方向发展,“不妨是一个新的转型策略”。
不过,他也提到,这也取决于菜鸟在后续两年间能否提升物流科技业务的竞争力和收入占比。此外,以无人车领域为例,国内竞争激烈,存在包括新石器、九识智能等竞争对手,菜鸟还需在无人车领域尽快形成万台的规模,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前,菜鸟正全面将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商业化,显示出在物流科技行业的野心,至于能达到多大的规模,答案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过,其在该领域的探索已表明,物流供应链公司早已超越包裹运输与配送范畴,借助于供应链技术,它们有可能向多个行业的上下游深度渗透,从而催生出更多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