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30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昨日宣布了一项最新计划,他在社交平台 X 上发文表示,xAI 公司推出的全新开源百科全书“Grokipedia”,将被刻录在稳定的氧化物介质上,并发射进入太空永久保存。

在 Grokipedia V0.1 版本发布后,马斯克公布了这一计划。他首先向 xAI 团队致以祝贺,并强调 Grokipedia 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源代码、全面涵盖人类知识的集合体,并将其副本刻录于稳定氧化物材料之上,分别部署于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以确保人类文明的知识得以长期保存。
“xAI 团队在 Grokipedia 上的工作非常出色!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开源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库,然后将刻录在稳定氧化物上的副本送入轨道、月球和火星,为未来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这是基础性工程。”马斯克在帖文中写道。

据IT之家了解,尽管这一计划看似天马行空,但人类并非首次尝试向宇宙传递知识记录。1977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旅行者 1 号”和“旅行者 2 号”探测器上搭载了“旅行者金唱片”,其中收录了地球的声音与图像,旨在展现地球文化的多样性。相比之下,马斯克通过 Grokipedia 实现的知识保存愿景,无疑在规模与雄心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斯克推出 Grokipedia,旨在打造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维基百科替代方案,以消除传统在线知识平台中可能存在的主观人为偏见。该系统基于 xAI 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 Grok,能够从互联网抓取信息并进行摘要整合,在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等各类话题上提供更为平衡、细致的内容呈现。
与维基百科依赖人工编辑的模式不同,Grokipedia 可通过机器学习持续进化,阅读和处理的信息量远超任何人类编辑团队。马斯克曾称,即便在 V0.1 版本阶段,Grokipedia“已经优于维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