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讯(编辑 黄君芝)随着围绕人工智能(AI)泡沫的辩论在华尔街愈演愈烈,投资者们如今最关注的无疑是何时该撤离?
市场研究公司BCA Research在最新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当人工智能开始让人感觉像是“元宇宙”(metaverse)时,当前股市最受欢迎的交易可能就遇上麻烦了。
随着科技巨头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投入数千亿美元,AI热潮已将科技股推至极高的水平。在此过程中,BCA Research一直在寻找一个特别的警告信号,以提醒投资者赶紧撤离。
这家研究公司的首席全球策略师Peter Berezin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当人工智能出现“元宇宙时刻”时——即一家大型人工智能公司宣布“更多资本支出”,但其股价反而下跌,投资者就可能是时候退出了。
上述这一类的股价下跌将标志着 “元宇宙时刻” 的到来:市场情绪从热情转为怀疑。这一表述源于此前元宇宙的经历——某一科技叙事起初热度高涨,但因缺乏切实回报而开始崩塌。几年前,这导致Meta等公司最终报告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
因此,一些观察人士将其与AI热潮相提并论,大型科技公司在芯片和数据中心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根据媒体对财报的分析,仅仅是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这四家处于AI交易中心的公司今年就可能会产生高达3200亿美元的相关支出。

Berezin在报告中写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时候跑路了。在此之前,我们乐于维持股票配置比例略低于基准水平,期限为12个月。”
“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能对市场转向做出快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目前应锁定部分收益。”他补充道。
两大信号
根据Berezin的说法,科技股最近已经出现了两大警告信号。
首先,近几个月来,所谓的超大规模企业(hyperscalers)——在人工智能上投入巨资的大型科技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有所下降,这可能表明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更弱。Berezin说,这与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电信股的情况类似。

其次,受人工智能交易提振的投机性股票在最近几周遭到抛售。Berezin补充说,这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他指出,量子计算、稀土和核能股最近出现了下跌。

BCA Research警告称,许多投资者可能既高估了AI的变革性影响,也高估了其盈利潜力:“AI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尽管最终它很可能会对生产力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可能性(甚至是大概率)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当前估值的合理性。”
这就意味着股东们未必能获得回报。报告总结称:“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与航空业有几分相似。没有航空业,就不可能有全球化经济;但由于航空业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且属于资本与能源密集型行业,因此除需求异常旺盛的时期外,航空公司几乎很难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