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宇
编辑|漠影
智东西10月28日报道,今日,360正式发布面向政企的企业级智能体构建与运营平台。该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已适配信创软硬件环境,可接入本地大模型运行。
在智能体能力上,平台提供L2到L4多个层级的构建方案,涵盖流程编排、推理执行、多智能体协同等复杂任务。
整个平台围绕“构建、使用、管理”三大环节设计,同时配套权限控制、模型适配、评测与运行观测机制,专为解决政企常见的系统复杂、权限多级、协作效率低等问题。
一、用“建—用—管”架构,搭出L2到L4多层级智能体
此次发布的平台落点于政企机构这一典型B端场景。相较ToC侧重交互体验,政企用户在部署智能体过程中更强调任务正确性、权限分级、流程稳定性与数据安全。
当前的技术基础包括两大关键演进:一是大模型“慢思考”能力逐步增强,推理与判断成为可能;二是MCP协议推动工具生态繁荣,使模型具备真实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360将智能体定义为模型与任务之间的中介层,通过引入平台级的角色权限分工与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让智能体得以嵌入政企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系统中。
该平台采用“建—用—管”架构,将开发、使用、管理分离,满足政企用户“权责明确、协同分层”的内部组织需求。同时也支持异构智能体管理能力,兼容合并子公司或外部平台所建的已有智能体资源。

此外,该平台提供从L2到L4的三类智能体能力:
1、L2流程型智能体适用于标准化任务,支持大模型、脚本、音视频、循环等节点的编排;
2、L3推理型智能体具备自主任务规划能力,可通过提示词模板、工具挂载完成复杂任务;
3、L4多智能体协作模式引入蜂群式架构,每个节点为独立“数字员工”,支持上下文共享、任务并行执行,适用于高复杂度场景。
360官方披露的执行表现显示,L3级别智能体可连续执行100步、调用100个MCP工具。而L4蜂群智能体则支持1000步连续运行,任务成功率达95.4%。

此外,该平台还配备GUI可视化设计器,可将智能体逻辑封装于页面、列表与按钮背后,适配“自然语言不易描述”的结构化操作任务。

同时,该平台还提供“超级智能体”机制,用户一句话即可由系统自动路由调度工具链,支持混合调用与任务记录。
二、支持私有部署,附带可评测、可观测、可运营能力
安全与部署能力方面,GIA平台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最低两台服务器可运行核心服务与知识库,支持私有API转MCP网关、连接本地大模型、接入信创软硬件体系,包括CPU、数据库、浏览器等。
同时,该平台集成“人在回路”能力,通过零代码GUI组件让人工确认参与关键环节,规避模型误判。权限体系支持组织与人员级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所有工具调用、知识库调取、模型输出都可监管。
此外,该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评测、观测与运营体系:上线前可通过数据集进行任务准确性与稳定性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智能体不得部署;运行中可实时观测参数表现、定位异常、优化流程;运营阶段支持全生命周期跟踪与管理。
目前,该平台已在公安、政务、金融、交通等多个行业落地。
结语:多智能体能否统一接入、稳定执行、持续管控,成为关键一环
对政企来说,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系统之间也要打通配合,智能体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它不仅要能完成任务,还得接得进原有系统,听得懂指令,也要方便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台化”成为不少团队探索的方向:把多个智能体统一纳入一套机制里,集中接入、协同运行、持续管控,尽可能降低部署和管理的难度。
多智能体是否能跑进真正的业务流程,其关键或许就在于这套机制能否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