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东西
作者 | 程茜
编辑 | 心缘
22岁辍学创业、24岁干出百亿美金估值独角兽是什么概念?
智东西10月28日消息,今日,美国AI招聘独角兽Mercor官宣拿下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亿元)新融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0亿元),是其今年2月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2亿元)估值的5倍。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AI创企,如今合计融资达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已将OpenAI、Anthropic等世界前五大AI实验室纳入客户名单,17个月营收运行率从1美元增长到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亿元)。
而创立这家AI独角兽的正是三位大二辍学的00后:CTO阿达什·希雷玛斯(Adarsh Hiremath)、CEO布兰登·富迪(Brendan Foody)、COO苏尔雅·米德哈(Surya Midha)。他们分别于2023年从哈佛大学、乔治城大学辍学合体创业。

CTO希雷玛斯、CEO富迪、COO米德哈(从左到右)
帮助他们赚得第一桶金的业务是AI招聘,其通过AI筛选简历,快速为候选人匹配岗位。今年2月,基于这一庞大的专业人才网络,Mercor开辟了数据标注、大模型评估业务,也就是与现有的专家人才签订合同,在短期内帮助大模型公司进行数据标注、提供专业反馈。如今,其管理的专家总数已达到30000名,所有专家的日薪总计超过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5万元)。
今年2月,Mercor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经达到7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7亿元),凭借大模型评估新业务,这家创企拥有了大模型评估赛道的“隐形金矿”。
Mercor的新融资由风投公司Felicis领投,Benchmark、General Catalyst和Robinhood Ventures等风投公司参投。新融资将用于三个重点领域:扩大公司的人才网络、推进专家之间的匹配系统和培训机会、提供更快的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被Meta收购股份、挖CEO的Scale AI,正是Mercor的强有力竞争对手,但风波过后Scale AI的员工、客户都转向了Mercor,也促使其收入翻倍。
一、大二辍学瞄准AI招聘,无意中打造了巨大高质量人才网络
Mercor的三位创始人的标签非常显眼:00后、大二辍学。
希雷玛斯、富迪、米德哈是高中同学,都曾就读于圣何塞的贝拉明预备学校,结识于学校辩论队并组队赢得美国政策辩论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富迪2021年就已经开始创业。他创立了Serosin,目标是在云中构建下一代个人计算机基础设施,成功将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成本降低了90%。
2023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大二的希雷玛斯,就读于乔治城大学大二的富迪、米德哈纷纷选择辍学专注创业,同年Mercor成立。当时,希雷玛斯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富迪和米德哈分别为经济学和外交专业。
成立初期,Mercor的业务范围是使用AI技术筛选简历,为候选人匹配最适合的岗位,并对候选人进行资质审查,其面向的多是软件工程师、数学相关的技术岗。
Mercor的企业客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岗位内容、所需要的候选人,例如“具有计算机视觉经验的全职Python开发人员”等,其AI工具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对数十万份简历、个人作品集网站、社交平台X、AI面试记录和GitHub进行深度语义搜索查询,以找到最佳匹配项。
然后,客户就可以立即观看候选人的AI面试情况,并一键将匹配的候选人添加到公司中。

Mercor主页岗位发布情况
该创企的官网显示,2024年1月,Mercor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经达到百万美元级别,并在25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包含10万名用户的人才库。之后为了满足人才招聘需要,Mercor继续扩大人才库,帮助人力资源团队评估了468000名申请人,印度是其最大的人才来源,其次是美国,欧洲和南美人才库正在快速增长。
到今年2月,其在推进AI简历筛选的过程中发现,Mercor无意中已经编织出一个大型专业人才网络,而这正是各大AI企业渴求的东西,他们希望利用这些专业人才训练日益复杂的大模型提高竞争力。
这是因为随着模型能力提升,其需要专业领域人才在短期内对其进行评估,这就需要AI企业快速找到对应人才并提供临时职位。
观察到这一趋势后,Mercor火速扩大规模,将业务扩展到了大模型评估和数据标注领域。一方面,Mercor开始聘请能评估聊天机器人答案质量的承包商,还挖来了Uber前首席产品官Sundeep Jain担任首任总裁;另一方面,其继续扩大人才网络规模,将涉足的岗位筛选领域扩展到律师、医生、记者等诸多行业。
二、兼职专家每周工作20小时,3万专家每天可赚1600万
如今,Mercor评估大模型能力的业务体系已经逐渐成熟。
Mercor目前管理着全球范围内的3万名专家,这些专家负责完成图像标注、句子撰写以及提供专业反馈等工作,助力聊天机器人掌握类人类的思考与表达能力,而每天这些专家总计可赚取超过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5万元)。
其中,根据《华尔街日报》拿到的该公司合同清单,医生兼职做数据标记员的任务包括评估AI的医疗相关答案以及审查AI生成的医学研究,每小时收入能达到1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7元),在为期六周的合同中每周至少工作20小时。以五天工作日计算,专家平均每天需工作4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医生兼职每天至少能赚68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828元)。
此外,如果客户向Mercor支付每小时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0元)的数据标签工费,Mercor将保留大约30%到35%,其余部分转嫁给承包商,其合约平均时薪约为每小时8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3元)。
本月初,Mercor官宣了其首创的AI生产力指数(APEX),可以根据AI模型执行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工作的能力来评估它们。 目前,APEX包含代表四个职业工作的任务:投资银行助理、大型法律助理、战略咨询助理和全科医生(MD)。
APEX v1.0由200个案例组成,平均分布在投资银行、法律、咨询和医疗中。每个案例都由提示(任务描述)、来源(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和评分标准(对模型响应进行评分的标准)组成。
其构建包含五个步骤:组建一支由约100名具有顶级经验专家组成的团队,涵盖四个专业;专家生成任务描述或提示,描述每个领域的常见工作流程;专家生成源文档,包含响应提示所需的相关证据;专家生成特定于提示的标准的评分标准;专家生成提示、来源和评分标准后,由单独的专家对其进行审查以确保质量控制。
其博客提到,专业人员在APEX中完成任务需要1到8小时,平均需要3.5小时。

今年5月,OpenAI发布的医疗大模型测试评估集HealthBench,也采用了这套APEX体系。基于APEX的评估结果,GPT-5获得了64.2%的最高分,表现最好的开源模型是Qwen3,以59.8%的成绩排名第7。

三、Scale AI风波助推Mercor飙升,陷入商业诉讼
除了庞大人才网络带来的收益,前段时间数据标注创企Scale AI的风波,也使得Mercor的收入飙升了一把。
今年6月,Meta以1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94亿元)收购Scale AI 49%的股份,将Scale的估值推高至惊人的2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59亿元)。随后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转投Meta领导其AI工作。
这导致Scale AI的一些客户和竞争对手,对其能否在Meta投资后保持中立和保护客户数据的能力表示担忧。
因此,这笔交易反倒使得Mercor的收入增长,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自Meta投资Scale以来,Mercor的收入翻了两番。
同时,Mercor还招募了不少Scale前员工。上个月,Scale还起诉并指控Mercor涉嫌窃取商业机密,并起诉Scale前员工Eugene Ling违约,诉讼透露,该员工在从Scale正式离职之前,曾试图向Scale最大的客户之一推销Mercor。不过这起诉讼目前还没有定论。
此外,围绕Mercor还有一大争论是,AI进步有可能加速招聘工作岗位的流失。不过富迪认为,Mercor并没有取代人工,而是将大部分经济自动化,使人工在仍然需要他们的领域更有价值。
他告诉外媒TechCrunch:“如果AI实现了90%的经济自动化,那么人类就会成为剩余10%的瓶颈。因此人类贡献的每一单位经济产出都有10倍的杠杆作用,因为其余的都已经自动化了,这意味着随着我们转向更加零碎、类似零工的工作模式,人们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当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为短期项目聘请专家而不是依赖全职员工。”
结语:用AI招聘积累庞大人才库,补位大模型评估缺口
Mercor自动进行简历筛选和候选人匹配,并提供AI驱动的面试和薪资管理。企业通过自然语言上传职位描述,系统就会推荐最佳候选人。依托这一模式沉淀的庞大高质量人才库,更让Mercor意外成为大模型评估赛道的“隐形赢家”。
大模型的迭代依赖高质量数据和专业反馈驱动,Mercor构建的庞大专家人才网络,恰好填补了这一行业痛点,从而使其成为大模型赛道的赢家。这也说明,AI时代的创业机遇,仍有有诸多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