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高管下场炮轰“群”,董明珠和雷军何愁何怨?

近日,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微博连发两条博文称,网上出现了大量相似文案对格力进行拉踩的视频,并表示“制造业要脚踏实地,不要再做口蜜腹剑式的表演。”“收手吧,群。”

朱磊的发文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许多网友认为,博文在针对雷军小米

不过,有网友看完视频后表示,视频后半段中还有着对格力的夸赞,调侃朱磊的发文是在“自己网暴自己”。而朱磊则坚称自己并未判断失误。

截至目前,小米方面并未对事件作出回应。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次舆论风波,只是格力和小米冲突的冰山一角。自从2013年的“世纪赌约”后,小米与格力便进入了长期的“争锋相对”。随着2018年小米正式下场造空调,双方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雷达财经查阅奥维云网最新数据发现,格力空调线上销售位居第二,小米紧随其后。

有市场人士认为,格力和小米市占率紧挨着,属于直接竞争对手,未来“口水战”还将继续。

朱磊下场“刀”小米,否认“误伤友军”

10月19日晚间21时5分,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微博上配图发文,直指网上涌现的“1.5 匹空调小米卖1700元,格力要3000多块”等拉小米踩格力的视频。

11分钟后,朱磊再次发文称,“制造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不要再拉踩,不要再做口蜜腹剑式的表演。”“收手吧,群。”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其微博中未明确提及小米,但结合文中两次提到的“群”以及格力与小米长期以来的竞争关系,外界普遍认为该言论是在针对小米及其创始人雷军。

然而,有网友看完相关视频后却指出,视频后半段也存在着“格力有技术、有实力”“小米都是代工”等对格力的夸赞,并在评论区留言,调侃格力“自己网暴自己”。

对此,朱磊于10月20日发文回应称,自己并未“判断失误”,那些短视频内容的确是“水军黑格力”。

10月22日,朱磊再度发微博称:“这两天到处能刷到‘朱磊翻车’的视频,好多视频号讲得有鼻子有眼,反指我揭露的内容是‘格力友军’所为?这太有意思了。得承认脏公关的内容做得蛮巧妙的,利用了短视频时代看五秒的特质,再把一颗脏心眼埋在里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朱磊公开发声并非孤立事件。今年以来,双方已发生多轮交锋。

6月8日,小米总裁卢伟冰转发一张主板对比图,图中格力中央空调内部走线与小米同品类产品呈现视觉反差,引发网友质疑格力做工水平。

时隔两个多月后,朱磊回应称对比图存在多个问题:图片展示的格力机型“十年前已退市”;图片疑似被篡改,格力真实内部结构图走线规整;即使是格力2021年生产的产品,其在电源接口、通讯方式等方面仍领先小米2025年的新品。

不过,有网友晒出的机器铭牌显示该机型实际生产于2022年。朱磊对RS485接口的解读存在偏差——小米采用该接口是为支持OTA升级的智能化需求,而CAN系统的高容错率在民用场景中并非核心优势。

朱磊和卢伟冰的另一大交锋焦点是格力和小米的线上空调销量排名。

8月16日,卢伟冰在微博转发了一位博主微博,显示小米7月线上销量超越格力,位居行业第二。

8月18日,朱磊发布微博称,近段时间“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讨论得很热烈,但其按照同样的查询条件,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朱磊晒出的截图显示,7月格力空调线上市占率为16.41%,小米为13.50%,小米并未反超。

8月27日,卢伟冰公开喊话小米空调业务的目标是做到中国市场前二。

10月25日,雷达财经查询奥维云网发现,2024年12月30日至今年10月19日期间,美的以24.06%的市占率位列第一,格力以23.74%的市占率紧随其后,小米以14.69%的市占率位列第三,与格力存在较大差距。

从“十亿赌约”到“争锋相对”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作为传统制造业的格力与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在舆论场争锋相对始于2013年的一场“世纪赌约”。

在该年12月举行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而董明珠则表示不可能,并将赌注提高至10亿元。

2018年,格力实现1981.2亿元的营收,而同期小米为1749.15亿元,董明珠赢下了这场“世纪”赌约。

虽然输了“赌约”,但小米并不服气。2018年7月23日,小米推出了旗下首台”米家互联网空调”——售价1999元的1.5匹的变频空调,标志着其正式进入空调制造领域,开始进攻格力腹地。

2020年8月,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表示,“五年赌注输了,但第六年我们赢了”。

2024年,格力指控小米相关产品侵权并胜诉,董明珠更公开提及“小米空调侵权赔偿”,小米对此予以否认。

2025年9月19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宣布米家空调全系开启“10 年免费包修”,此举直指格力2021年构筑品牌护城河—— “十年免费包修”政策。此外,小米还更进一步,将中央空调也纳入保修范围。

对此朱磊回应称,“十年免费包修是承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大件召回小轿车,小件召回充电宝”,暗讽其产品质量较低。

舆论场上的争锋相对背后,小米空调已然依靠loT生态对格力的市场地位形成了一定冲击。小米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Q2,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0%。

在“争锋相对”之下,格力与小米都在积极求变。截至今年8月25日,作为格力渠道创新重要举措的“董明珠健康家”新型门店已落地857 家,渠道层面的改变进一步提升了空调及全品类家电的曝光度。

而面对董明珠“”小米空调“没有技术,全靠别家做产品”的质疑,小米于2024年开始在武汉建设其首座空调工厂。该工厂生产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可以初具规模地试产,明年可以做到产能300多万台空调,到了2030年整体规模可以做到700万台,100多亿元的产值。”

格力遇到增长“瓶颈”

雷达财经注意到,虽然格力在空调领域压了小米一头,但近年来面临增长焦虑。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格力分别录得营收1896.54亿元、1901.51亿元、2050.18亿元、1900.3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24%、0.26%、7.82%、-7.31%。

同期,格力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64亿元、245.07亿元、290.17亿元、321.8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01%、6.26%、18.41%、10.91%。

格力8月28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格力电器整体营收976.19亿元,同比下降2.66%;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虽上升至144.12亿元,但增速已显著放缓,同比增长率由去年同期的11.54%锐减至1.95%。

分产品来看,占营收比例最大、覆盖家用空调销售的消费电器业务增长乏力,该板块上半年营收762.8亿元,同比下滑5.09%,毛利率下降0.29%至33.20%。

增长放缓并非家电行业普遍状况。2025上半年,美的集团整体营收2523.31亿元,同比增长15.68%;其中,作为主营业务智能家居板块上半年营收高达1672亿元,同比增长13.31%,二者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雷达财经注意到,格力主业承压,一定程度与市场变化有关。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3%,但家用空调市场竞争持续升温,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 2100元以下的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 50%,中高端需求承压、行业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导致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定位的格力,销量承压。

面对增长“瓶颈”,格力虽在试图通过推进多元化发展,完善产业链布局来改善,但截至目前,成效有限。

2025年中报显示,尽管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和智能装备板块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7.13%和20.9%,但占营收的分别为9.85%和0.32%,对公司营收增长贡献十分有限。

另据天眼查,风险方面发现格力电器有天眼风险信息10794条;还发现企业有裁判文书273条;涉诉关系2447条,开庭公告673条,立案信息176条。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