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3日讯(记者 付静)本周,一则有关“阿里推进‘C计划’目标直指字节豆包”的爆料受到热议。今日财联社记者从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方面获悉,夸克正式上线对话助手,采用Qwen最新闭源模型,实现了AI搜索与对话的深度融合。
当前各厂商的AI应用比拼持续升温,业内将此次阿里的动作视作是对字节豆包的一次正面挑战。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此次动作不仅使得厂商间竞争升级,于行业而言也具备重要意义。“大厂在做超级AI应用,创业公司基于模型红利做垂类AI应用,中国开发者或正在迎来AI红利时代。”灵犀光年联合创始人张亮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具体来看,在夸克对话助手的技术层面,为确保生成内容专业度,夸克算法团队与通义实验室成立了联合研发小组,专注于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
张亮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阿里在AI产业的布局,是以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等为基础的生态。
前不久财联社记者在阿里云栖大会现场获悉,最新亮相的Qwen3-Max为通义千问家族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其预训练数据量达36Ttokens,总参数超万亿,性能已超过GPT5、ClaudeOpus4等。
今年3月,夸克被升级为阿里AI旗舰应用,成为阿里“AI to C”的拳头级产品。
“坦白讲此前通义的C端能力体验差一些,日活和字节豆包等AI产品存在断档。而各方面比较下来,夸克反而成了阿里C端AI应用非常好的一个载体,这次上线对话助手,也是对打造C端超级AI应用这种产品形态的一次重要迭代。”张亮分析。
产品形态层面,夸克方面也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这是国内首个将搜索能力与对话体验融为一体的AI产品,让用户在一个App内即可完成信息查找、问题解答与任务处理,标志着AI产品进入融合新阶段。
还有媒体报道称,夸克就像“塞进来”一个豆包。
“夸克是做浏览器起家,浏览器最重要的就是搜索。搜索和AI对话融合,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形态兼容,也是一种不得已为之。”张亮对此表示。
实际上,本周一“C计划”曝光之时就有媒体报道称,业内猜测认为“C”代表“Chat”,但一个更加挑动业界情绪的猜测称“C”取自游戏“吃豆人”,透出阿里正面挑战字节的火药味,这“或将成为AI赛道两大头部厂商的一次正面对决,这也可能成为国内AI领域的第一次针锋相对。”
“AI浪潮来临之前,夸克的工具集很好地解决了年轻用户痛点。随着AI时代到来,AI+工具最先起势,通过AI提效、解决问题,最适合夸克这样偏工具型的产品进行AI能力的承载、输出。阿里本质上是用夸克这样一个年轻用户占比非常高的C端AI应用对市场进一步覆盖。从C端整个盘子而言,阿里希望用一款可以媲美豆包日活的C端产品直接正面竞争,抢占C端用户市场。”张亮表示。
张亮进一步称,厂商都想尽快拿到AI时代原生应用的船票,夸克“C计划”无疑加剧了当前的大厂C端AI应用竞争。“ChatGPT周活用户已达到8亿,它将作为一个AI超级应用,并且正在迈向AI超级生态系统,有点像AI时代的微信生态。属于中国AI时代的微信在哪里?战略意义上讲,这是整个AI时代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者都要去努力做的事情。”
同时,针对下一步AI App的发展,张亮向记者谈到两点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App的AI改造,譬如淘宝、高德、美团等的AI能力整合迭代;二是原生AI应用,譬如豆包、ima、天工、扣子等基于对话、AI知识库、AI工作流等的产品形态。
同时张亮认为,AI App在品类上也会逐步从工具向娱乐、社交等方向快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