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新进入“中国时间”,斑马智行抢跑“OpenAI”

摘要:

过去人们习惯于认为,美国擅长0-1的科技创新,中国擅长1-100的复制突破。但这个魔咒,在AI时代正在被陆续打破。2025年10月,OpenAI正式推出Apps SDK,通过对话就可以轻松订酒店、机票,ChatGPT化身超级入口,实现跨平台AI应用生态高效调用,极具想象力。而在中国的智能座舱领域,这些想象力已经迈向量产。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Dale

“智能驾驶是算法牵引硬件升级、协同发展,获得了持续性的行业关注。而智能座舱不同,硬件尤其是算力一直呈现出超配状态,等待着一场软件与服务革命,AI大模型的出现恰逢其时。”

斑马智行CEO戴玮对汽车智能化做出以上判断。他认为,智能座舱即将迎来爆发,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已经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独家联合通义全球首发Auto Omni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引来车企竞相驻足体验。智能座舱的主动智能时代,悄然而至。而这一切,要从一年前说起。

“一年前,你为什么选择回国加盟斑马智行?”

当凤凰网科技开门见山地提问斑马智行CTO司罗时,他直言:

“AI大模型技术驱动交互变革与服务重塑,最有可能在汽车领域率先发生。我确实很深刻地感受到斑马在智能座舱发展上,有着极大的天时、地利、人和。”

司罗的自信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在全球AI赛道沉浸20多年的大神级人物,他比一般人更早看到智能化的未来,而斑马智行已经呈现出智能座舱的未来模样。

智能座舱领域「OpenAI」崛起

2025年,周活8亿的ChatGPT掀起新一轮交互革命,誓要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直接向万亿级市场的App Store发起挑战。现在,同样故事在中国的智能座舱领域发生。

2016年,一句“你好斑马”,开启全球互联网汽车时代。据统计,“你好斑马”累计已被唤醒200多亿次。而“你好xx”,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座舱的标配。

如今基于Auto Omni实车方案,很多场景不用唤醒词。当你流汗上车,斑马元神AI主动进行温度和风量调整;当车上多人为“吃什么”讨论不决时,斑马元神AI主动提出满足共性需求的餐厅建议,并可规划最佳路线。

据介绍,全模态感知、全时空记忆、全场景服务是Auto Omni的独特产品能力,斑马智行基于这三项能力已经完成30多个场景的定义和开发,将带来智能座舱产品体验的代际提升。

司罗表示,“汽车AI发展的趋势,首先应该是驾驶和控制(座舱)先主动智能,让用户体验爽,之后才是云端结合的智能服务。”

业界习惯性依赖算力更强的云端大脑来实现AI上车,斑马同样布局但没有拘泥于此,而是从“用户爽点”出发,突破端模型,最终贡献颠覆性的主动智能服务。

“在明年年中前,能够实现全模态端模型上车、为用户提供主动智能服务的只有斑马智行。”司罗强调。

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章高男对Auto Omni发布后的新世界大胆畅想,认为背后能够引起汽车生态的重构。“随着交互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和服务边界不断扩大,我觉得极大可能产生出非常大的新的商业模式。”

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牵头成立了首个AI车载平台服务联盟,涵盖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三大场景,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飞猪、大麦、天猫养车等成为首批合作伙伴,在打造全新服务的同时,有望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OpenAI推出Apps SDK,通过对话订酒店、机票等,计划实现跨平台AI应用生态高效调用,斑马智行已经将相关功能量产落地智己汽车,并签约宝马、现代等国际车企巨头。

AI时代的斑马智行,正在颠覆互联网汽车开创者斑马智行。从产品力和时间线来说,它是智能座舱领域的「OpenAI」,并且已经跑在了OpenAI前面。

斑马速度,一场产业创新与个人选择的双向奔赴

2014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互联网汽车,于是有了斑马智行,诞生于“互联网+汽车”浪潮之初。

“2014年我从学界投身产业界,加入阿里巴巴,参与达摩院的筹建。主要聚焦在自然语言和生成式AI领域,期间带领团队研究开发预训练大模型技术。”司罗在与凤凰网科技的对话中提到。

据了解,当年司罗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语言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他带队研发的AliceMind,正是阿里通义Qwen的前身。今年9月28日,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公布了新一期模型榜单,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几乎实现屠榜,其中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登顶。

2021年斑马智行引入达摩院AliceMind预训练模型,启动自然语言技术链路改造,业内率先进行智能座舱AI技术储备。

2022年全球最大的CRM SaaS软件服务商Salesforce准备尝试大模型,邀请司罗加盟。司罗成为其AI升级的关键人物,带领着数千人团队,完成了关键技术体系构建。

2024年10月,拥有20年AI底蕴并在产业界沉淀10年的司罗,正式回国加盟奔跑了将近10年的斑马智行,时值“AI+汽车”产业浪潮的关键时刻。

一场如期而遇,开启了“斑马速度”。

2024年,汽车行业在智能化技术加持下,已经是全球炙手可热的赛道,智能化范式跃迁只差临门一脚。司罗判断,新一轮超级智能时代就要来临,用户端的革命性体验即将发生。

过去一年,在司罗等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斑马智行确定AI in All战略,发布元神AI品牌,首发元神AI智能座舱大模型,首发交互智能体产品系统,首发融合端到端智舱框架,首发Auto Omni实车方案;在智己车型上实现量产落地,签约合作宝马、现代等德系、日系、韩系车企。在全球权威机构IDC评测中,智能座舱AI大模型能力排名第一,同时也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领先成果奖。

一年时间,行业见证了AI时代的“斑马速度”,斑马智行成为智能座舱AI的引领者。而对于司罗及斑马智行来说,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也是智能座舱AI创新的开始。

AI创新进入「中国时间」,从替代适配向生态引领跃迁

过去一段时间,国际巨头把控着AI市场及与其连接密切的算力市场话语权。今年以来,DeepSeek率先出圈,阿里通义打开全球口碑,以及寒武纪等企业在二级市场崛起,都在说明,AI创新正在进入「中国时间」。

其背后的基础逻辑是:国产技术基建和生态逐步走向成熟,正在呈现从“替代适配”向“生态引领”的战略升级,为未来商业上的持续性增长打下基础。

对于智能汽车端侧技术基建,10年来斑马智行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护城河。

据了解,斑马智行打造了全栈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牵头制定车载操作系统国家标准,成为事实上的“国家队”。

在底层生态合作上,斑马智行全面开放,已经合作国内外10余家主流芯片企业、30多个芯片平台,尤其是,与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紫光展锐、芯驰科技等国产芯片企业形成基线级战略合作,开启“OS+芯片+AI”协同优化与创新。

AI大模型上车,尤其是端侧大模型上车,对芯片及OS等技术底座有较强依赖,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AIOS正式亮相。

在司罗看来,真正的AIOS要在底层操作系统能力、中间层、上层AI的平台能力以及生态能力上都能做到细致深入地融合和打磨,斑马智行的异构算力虚拟化、端上推理引擎、端上向量化检索引擎等黑科技,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司罗直言不讳地对凤凰网科技表示道,“斑马凭借涵盖全栈AI原生软件解决方案的强大研发能力、芯片平台的广泛适配性及生态的高度开放性,能够真正将芯片、OS与AI进行结合。”

司罗强调,斑马智行AIOS可让行业端模型上车加速半年到一年。只有建立在全新基建之上,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应用生态创新。

过去10年,斑马智行合作超过300家车载应用伙伴,为AI原生车载平台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今年底,将实现约100家生态伙伴的AI化接入,成为业内最大的AI原生服务平台。到2030年,中国车载平台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7亿元,斑马智行有望成为AI重塑车载平台服务的引领者。

中国智能座舱版的「OpenAI」,已经走出“替代适配”,迈向真正的“生态引领”。

2025年云栖大会首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提出,“大模型将是下一代操作系统,阿里巴巴要做AI时代的Android。”

斑马智行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提前迈出了第一步。

“斑马智行是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技术、车载平台服务这三大智能汽车核心体验支柱无缝整合为统一解决方案的企业,是AI生态平台新物种。”司罗对凤凰网科技简明扼要地解释道。

在斑马智行“AI生态平台新物种”身上,我们已经看到智能座舱领域“AI时代Android”的影子。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