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混战,为什么最先跑出来的是OPPO?

点开任意一场手机发布会,走进任意一个手机卖场,你都很难不注意到「AI」这两个字母的存在感。从智能修图到语音翻译,从一键识屏到自动圈搜,手机厂商把所有好菜都摆了出来,似乎在急切地告诉用户:看,这就是AI。

AI当然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但距离用户想要的,还远远不够。

在10月15日举办的OPPO开发者大会(ODC)上,OPPO 智能助理部总经理、小布助手负责人万玉龙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手机AI体验:割裂。尽管单个AI功能带来了便利,但却被锁在了各自的孤岛中,无法形成联动,也让用户疲于在不同应用间手动串联。

这可能是高举AI旗帜的手机厂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让AI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回归简单、懂你和流畅。

OPPO已经率先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在ODC现场,OPPO发布了ColorOS 16,并聚焦OPPO AI的全新战略布局与技术成果,表达OPPO打造与用户共生的智慧系统,引领个人化AIOS的战略构想。

AIOS的核心:「高效」与「懂你」

手机厂商究竟应该怎么定义AI?

万玉龙分享了OPPO的思考:AI将不再是零散的功能,⽽是深度嵌⼊系统的核⼼,如同⾎液与神经般贯穿每次交互、每个场景,实现全⽅位、⽆缝的智能体验。OPPO的目标是,要打破各个应用间壁垒,打造真正的 AIOS。

于是,OPPO将 AIOS 的核⼼价值提炼为两个关键维度:「⾼效」和「懂你」。

⾼效的核心是「化繁为简」。借助语言、视觉、触觉等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来帮助用户快速且精准地完成信息获取、创意表达、事务处理等任务,提升决策与执行效率;

懂你则源⾃于「知悉所需」。AI 不仅要精准理解显性指令,更要主动学习用户画像、习惯和潜在意图,提供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响应,而是“恰当其时”的精准服务。

这两个关键维度,本质上是手机定位的延伸。手机厂商要做的不是ChatGPT和DeepSeek,而是让智能手机作为人体最亲密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里承载了大量且具有高度辨识度的个人数据,任何一种交互方式的优化、一次精准的意图预测,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与生活的效率,也是手机AI与互联网AI的最大区别。

OPPO拆解了大量的用户真实生活场景,发现用户体验的核心断点在于,现代人面临高频、高负载、高碎片化的压力,会导致效率焦虑与关怀缺失。利用手机的贴身与高频特性,OPPO选择从三个方向入手生活管家、影像搭子和生产力助手,让AI能力服务于最真实的日常。

例如,生产力助手能够深度融入用户的工作流程,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润色文案、日程待办,将繁琐流程自动化,也让用户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更有创造性的工作;生活管家能够主动规划行程、解决难题、提醒关键事务并推荐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影像搭子则最大程度发挥了手机作为创作工具的潜力,通过AI补光、AI灵感成片、AI消除等功能,让用户更轻松地记录生活。

把所有AI的好菜一股脑端上桌来,并不是OPPO的初衷。为了让AI体验变得更流畅与高效,OPPO用AI重构了操作系统,打破应用壁垒,让用户在任何场景、任何时刻,都能够无缝调用上述AI 能力。并且,AI还能够实时捕捉用户场景与状态,例如屏幕内容、地理位置、时间、行为习惯等,主动推送情境化、精准的智能服务。

换句话说,在OPPO AIOS之中,AI并不是单个、割裂的功能,而是根植于系统底层的原子化能力。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好友在语音中提到周末的美术展,手机就能够完成自动识别文字,在日历中新建日程、提醒购买门票,当天主动推送交通信息等一系列操作,而不再需要在不同APP之间反复切换。

这就是OPPO在过去一年间的AI实践:一条将AI系统化,而非功能化的路径升维。

服务所有人,更服务每个“你”

明确了「高效」与「懂你」两个关键维度之后,OPPO AI的方向也更加明晰了。

在新一代系统中,OPPO团队一直在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做构思,为此更切实的落地。于是,OPPO拆解出了三大能力:更智能的对话、更专属的记忆与更懂你的建议,并将背后的关键技术整合为统⼀平台,通过组件化控件精准覆盖用户的每一个需求场景。

例如,把ColorOS 15中备受好评的⼀键问屏功能再度升级,用户在任意界面一键唤醒 AI 助手,实时理解并回答屏幕上的文本、图像和文档内容。为了处理更复杂的任务,OPPO还在行业中首发了「深度研究」功能,自主拆解复杂查询,调用搜索引擎、知识库和多种工具 API,进行多轮任务规划与检索,最终生成结构化报告,相当于把一个私人研究助理装进了用户的手机。

如果说更智能的对话是为了提升任务处理效率,那么更专属的记忆则是手机实现真正个性化的前提。

记忆是与用户工作生活关联度最大的「数据」,也是真正能为用户情绪价值的入口。一个例子是,ChatGPT 在去年新增了持久记忆功能,用户无需再重复自己的身份喜好和上下文,AI就能够宛如朋友般提供建议与陪伴。从一个冰冷的信息处理工具,变成懂用户的伙伴。这也是自ChatGPT 4.0版本之后,最受好评的一次更新。

手机厂商重视记忆功能,原因也在这里。每一个ChatBot(对话机器人)都能解答十万个为什么,但却解答不了最私人的问题——它知道什么病该吃什么药,但却不知道这种药是否适合你;知道全城最好的餐厅,却不知道你的口味和预算。而解决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通过记忆功能来真正地“认识”用户。当手机承载了用户最真实、最广泛的数据,也就成为了最适合用来构建记忆的载体。

为此,OPPO构建了多模态⽤户记忆中枢,能够自动采集、结构化并动态关联用户的碎片化信息,实现信息的高度整合与智能利用。例如「⼀键闪记」功能,就可以精准地识别并捕捉任何用户希望 AIOS 记忆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语音、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还能依据备忘录、日程及消费记录等形式进行分类储存。

在用户想调用记忆的时候,「记忆搜索」功能则能够利用时间线与语义关联,结合图聚合技术,将离散的碎片整合成结构化知识网络,甚至还可以根据用户提问、对话历史、本地文件、记忆内容及个人画像等多维上下文,来随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当记忆足够丰富与准确,AIOS也就能够更精准地预测用户意图,适时适地地提供主动服务:记下了日程安排,就能推送交通信息、地理位置、购票提示和周边美食,还能够根据用户记忆主动提醒关键信息,比如账单记账后,自动生成月度消费报告,帮助用户洞察财务状况。

这可能是听上去更有想象空间的一种AI:不只服务于所有人,更服务于每个独一无二的你。

OPPO的AI宣言

如果把时针拨回两年前,AI手机行业讨论频率最高的词还是模型参数,但现在的焦点变了。手机厂商意识到,自己在这一轮AI技术潮中的使命并不是重复造轮子,也不是和互联网厂商去抢应用的饭碗,而是放大自己的设备优势,将AI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

手机厂商的确是未来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即便OpenAI和Google已经推出了足够强大的聊天机器人,外界还是把对AI的更高期待放在了苹果身上。答案就在于手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软硬件深度整合带来的生态效应无限放大。

但想打造真正的AI硬件,最终考验的是手机厂商从需求洞察到技术落地的体系化能力。正如万玉龙所说,ColorOS的AI突破并非产品功能的简单集合,更是 OPPO 在 AIOS 架构、多模态融合、终端智能与用户建模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度整合与突破,其背后是极其复杂且严密的系统⼯程。

OPPO ColorOS 智能助理部总经理 万玉龙介绍,OPPO AI 拥有三⼤技术基⽯,用On-Device Compute端侧智能计算、PersonaX记忆共生引擎,以及Agent Matrix智能体生态框架,这是OPPO在AI竞逐赛中占据重要席位的基础。就在今年7月,OPPO还与芯片厂商成功将端侧 AI 提升至峰值出字速度 200 token/s,实现了对 128k 超长文本的支持,实现了端侧 AI 性能的重大飞跃。

OPPO ColorOS 智能助理部总经理 万玉龙

技术积淀决定了OPPO在AI赛道上的起跑速度,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与前瞻,也将决定它能跑多远、跑多稳。

从比拼参数到钻研端侧模型,AI手机的趋势或许会变,但有两个核心逻辑不会改变。第一,AI只有更懂用户,走出千篇一律的标准应答,才能够提供更具差异化、更有价值的服务,而记忆一定是基础;第二,AI将无处不在,通过系统级的交互,AI 能力将融入每一个系统界面、每一个原子组件,甚至每一种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

这当然不是OPPO一家就能做成的事情。在15日下午的OPPO AI峰会分论坛上,OPPO研究院院长廖劲松表示:“OPPO AI坚持开放共赢的战略导向,联合更多行业同仁一起参与OPPO AI生态建设,携手推动AIOS与用户智慧共生。”

OPPO 研究院院长 廖劲松

对手机厂商来说,系统级的整合体验,远比单点功能的技术指标更重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OPPO在AI时代的宣言:拒绝炫技、拒绝高昂的学习成本、拒绝复杂的操作逻辑,把最简单、最直观、最极致的体验交给用户。

当体验做到足够极致,用户自然会投出最真实的一票。在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8月手机厂商旗下Al助手月活跃用户规模数据中,OPPO小布助手的8月活跃用户规模以70.9%的占比位居行业第一,登顶国内手机厂商旗下AI助手月活榜首。

谁是最懂用户的AI手机,市场已经给出了它的答案。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