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迹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云迹科技凭借在酒店场景的深度布局,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行业咨询数据显示,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云迹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仅次于擎朗智能和普渡机器人。若将范围缩小至酒店服务机器人这一垂直赛道,云迹科技则稳坐头把交椅,是名副其实的“酒店机器人之王”。
然而,“王冠”之下,尽管公司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长,2024年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68.6%,但持续的亏损状态并未改变。更严峻的挑战在于一份对赌协议,协议要求云迹科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售”,否则将触发大规模的股份赎回条款。
此次赴港IPO,对云迹科技而言,不仅是寻求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一场关乎生存的时间赛跑。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自创立之初便将目光锁定在服务机器人赛道,并选择了酒店作为其核心应用场景。多年发展下来,公司已构建起一套涵盖机器人销售和机器人即服务(RaaS)的商业模式,其产品线包括用于物品配送的“润”系列机器人、提供引导服务的“格格”系列机器人,以及用于多楼层配送的送物机器人工作站等。
从财务数据来看,云迹科技的发展势头颇为引人注目。招股书显示,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45亿元增至2024年的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机器人出货量的提升。
然而,收入的快速增长并未能转化为盈利能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1.50亿元、1.13亿元和0.81亿元。尽管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但三年累计亏损额依然庞大,自我造血能力尚未形成。
招股书披露,在公司机器人出货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其物流及交付成本却出现了不合常理的下降,从2022年的396.9万元持续减少至2024年的287.8万元。如果以公开的成本数据和机器人重量粗算,云迹科技每公斤的物流成本从2022年的约18元,急剧下降至2024年的不足4元。如此幅度的成本优化在行业内极为罕见,这使得外界对其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以及与OEM供应商之间成本结算方式的变动产生了疑问。
除了持续亏损外,云迹科技还面临着业务模式单一的情况。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高度依赖于酒店及相关泛旅游住宿业。这种业务结构使其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旅游业景气度的影响。一旦旅游市场出现波动,酒店行业的资本开支和运营预算收紧,将直接冲击云迹科技的销售和续约情况,为其收入的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相比之下,其主要竞对的业务布局则更为多元化。全球配送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一的擎朗智能,其核心优势在餐饮配送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40%。排名第二的普渡机器人同样深耕餐饮场景。餐饮市场相较于酒店市场,规模更大且需求更为刚性,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种对比凸显了云迹科技在商业模式上的高度集中,这种集中成就了其在酒店领域的“王者”地位,但也为其未来发展埋下了抗风险弱的种子。当行业龙头们在更广阔的餐饮市场厮杀时,云迹科技在酒店这一相对狭窄的赛道称雄,其“王冠”的含金量和可持续性,值得重新审视。
对赌协议压顶
对许多接受风险投资的初创公司而言,对赌协议中的股份赎回是十分常见的条款,它为早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退出保障,但也可能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轮融资,引入了包括腾讯、海航、联想、科大讯飞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在这些融资协议中,普遍包含了股份赎回条款。条款约定,如果公司未能在约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售”,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或创始人以约定的价格赎回其持有的优先股。
这一条款在会计处理上,被记为公司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截至2024年末,这项负债在云迹科技的账面上高达23.23亿元。对于一家年收入仅2.45亿元且持续亏损的公司而言,这是一笔天文数字。一旦触发赎回,公司的现金流将瞬间枯竭,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破产清算。
因此,完成一次“合格首次公开发售”成为云迹科技解除这一财务枷锁的唯一途径。只要IPO成功,所有附带赎回条款的优先股将自动转换为不具备赎回权的普通股,账面上高达数十亿的负债便会随之消散。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云迹科技在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依然要全力冲刺港股市场。这并非一次战略上的扩张,而是“求生”路上的的资本运作。
而在这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是估值。云迹科技在2021年12月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后,投后估值为40.8亿元(约合45亿港元)。而其选择的18C上市规则对已商业化公司的最低市值要求是60亿港元。这意味着,云迹科技需要在公开市场说服投资者,接受一个比其最后一轮私募融资高出至少33%的估值。
短时间内提升估值颇有难度,更何况还是在云迹科技这家公司基本面上持续的亏损、高度依赖单一市场、以及成本数据中存在的异常点的节骨眼上。对赌协议迫使公司必须寻求高估值以满足上市条件,但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却难以有力支撑这一估值水平。
对云迹科技来说,此次IPO必须成功,成功则彻底摆脱赎回条款的束缚,一旦失败则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个人连带责任。资本市场的闸门已经开启,前路一切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