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播放
视频画面中,宇树 G1 机器人在空中翻转,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紧接着再连续后空翻。
别急,三个单手侧后翻也不在话下。
最后机器人摆出功夫姿势,打出一套漂亮拳法,然后另一条腿猛然抬起,做出标准的顶膝动作,堪比钢甲铁拳走进现实。
这要是一拳砸在我身上,不得青一块紫一块。(手动狗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 Qiayuan Liao 发文称:「令人惊叹的结果!使用我们的开源代码,就可以轻松训练出这样的运动追踪策略:」
附上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HybridRobotics/whole_body_tracking/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宇树这次发的视频里的许多招式,跟 10 月 10 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工开物》舞剧百场纪念现场颇为相似。
那场演出的谢幕现场,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和机器狗直接登台跟演员一起 C 位亮相,伴着谢幕音乐大秀动作。
有一说一,宇树机器人炫技出圈并非第一回了。
早在蛇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16 个身穿大花棉袄、转着手绢、扭着东北大秧歌的宇树 H1 机器人,妥妥成了那晚最抢镜的顶流。
甚至最近宇树的人形机器人外观设计专利也获批授权。专利文件显示,这个机器人身着红棉袄、手持红手帕,跟今年春晚上那个「扭秧歌」的网红机器人颇为相似。
而在 X 平台上,宇树机器人的视频隔三差五就霸榜「热搜」。
比如我们之前报道过,南方科技大学主动智能系统实验室发的视频里,宇树 G1机器人被「暴力测试」的画面火出圈。
镜头里,宇树 G1 正在接受人类的「残酷蹂躏」,愣是屹立不倒站得稳稳当当,后来宇树官方也发布了同款动作视频。
甚至前阵子亚马逊 FAR 实习生 Zhen Wu 在 X 平台扔出的视频也收割了一波流量。
据 21 世纪财经报道,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已经申请了近 10 项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涵盖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
而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兴兴透了个底,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身高 1.8 米的人形机器人。
王兴兴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 50% 到 100%」。
今年以来,宇树科技也对机器人算法进行了多次迭代,稳定性显著提升。
「我们把它定义为反重力模式,基本上机器人在任何干扰下都能自己恢复站立。算法升级后,理论上目前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舞蹈动作、武术动作。」
不过,话说回来,宇树机器人的视频也被不少网友吐槽存在过度包装的嫌疑。
而爱整花活的不止宇树一家。
众擎 PM01 的斧头帮舞、松延动力 N2 的连续后空翻……抛开国内这些人形机器人不说,这股秀肌肉的风潮已经席卷全球。
比如继跳完芭蕾舞之后,马斯克 10 月 4 日又在社交平台扔出一段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学中国功夫的视频。
视频里,机器人跟专业人士对练,展示的是实战级自卫武术技巧,能精准应对每个招式并且反击,而不是单纯照猫画虎模仿动作。
截至发稿前,这则视频已经狂揽 3831 万播放量。
当时针对网友质疑机器人是不是远程遥控的,马斯克更是直接硬刚回应:「是 AI,不是遥控。」这意味着「Optimus」具备实时感知、判断和反应能力,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应对对手的攻击。
而让这些机器人大秀动作的初衷,终究离不开营销二字。
想象一下你要向投资人、媒体和公众科普什么叫「全身协调控制」、「力矩传感器反馈」、「实时平衡算法」——你可以用 PPT 讲一小时技术原理,也可以让机器人在镜头前被人各种推搡却依然站得稳如泰山。
而后者的传播效率直接压倒性碾压前者。
炫技终归只是入场券。当秧歌、功夫、后空翻这些视觉冲击力拉满的动作都被玩了个遍,消费者和市场也终将回归理性:这些机器人到底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能大规模进工厂吗?能进家庭吗?成本能降到多少?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哪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能给出准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