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入选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10 月 13 日,2025 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开幕式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5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DeepSeek 开源大语言模型人形机器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入选。

IT之家附“2025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如下:

1、抗体偶联药物

2019 年 12 月,美国阿斯利康与日本第一三共公司联合开发的 Enhertu 获得 FDA 批准,标志着第三代抗体偶联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抗体偶联药物通过稳定的连接子将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高毒性细胞毒性载荷精巧偶联,使药物能够精准识别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进而被肿瘤细胞内吞并释放有效载荷,靶向杀伤肿瘤细胞。抗体偶联药物拓展了恶性肿瘤的治疗边界,推动肿瘤治疗从无差别治疗向精准靶向治疗的转变,为人类攻克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堡垒开辟了新路径。

2、Blackwell GPU 架构

2024 年 3 月,美国英伟达公司发布新一代 GPU 架构 Blackwell。作为专为解决 AI 推理阶段的复杂计算需求而设计的一款先进计算架构,Blackwell 架构由混合精度算力、张量核心和高带宽存储组成,通过 2080 亿晶体管的高密度设计、FP4 低精度计算、第五代 NVLink 高速互联等技术,实现了算力的指数级提升和能耗的显著降低。Blackwell 架构使 AI 训练速度大幅提升,推理延迟降至秒级,大幅降低超大模型的计算门槛,助力 AI 大模型迈入万亿级参数计算时代。

3、DeepSeek 开源大语言模型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 月,中国 AI 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先后发布两款开源大模型 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通过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方面的系统级创新,DeepSeek 为资源受限条件下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开辟了新道路。凭借领先的模型性能、开放共享的架构体系和快速落地的工程化能力,DeepSeek 迅速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高性能、强开放、低成本”大语言模型,大大加快 AI 普惠化进程,重塑全球人工智能生态,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迈向智能化。

4、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2019 年 5 月,美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极限因子”号成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下潜深度达到 10925 米,创造了历史上人类所抵达过的地球最低点记录。作为深海进入、探测、开发和保护的关键技术装备,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深海资源勘查、深渊科考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美国、中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开发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代表了当今深海装备开发前沿,为人类探索地球深海奥秘提供关键支撑。

5、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树脂 / 金属 / 陶瓷为基体、通过复合工艺制成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交通、体育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黑色黄金”。日本东丽、美国赫氏、德国西格里等领先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持续突破碳纤维力学极限性能。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熟悉的材料世界,并将继续改写未来工业制造的基因。

6、人形机器人

2025 年 8 月,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人形机器人有着与人类形似的“肢体”结构、运动方式和感知方式,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工业制造、康复医疗、特种作业等多种场景中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任务。从特斯拉 Optimus 到宇树科技的 G1、Figure AI 的 Figure02,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正在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人形机器人有望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

7、“毅力号”火星探测器

2021 年 2 月 19 日,“毅力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杰泽罗陨石坑。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送达火星的第五个探测器。“毅力号”融合了自主导航、样本采集与地外探测等多项尖端技术,在复杂火星环境中实现了高度复杂的自主操作和多机构协同探索,成功开展火星岩芯和尘埃样本采集,完成火星大气制氧实验,其携带的全球首架地外直升机“机智号”在火星低密度大气环境中开展实验飞行,开启了人类系统化探索地外宇宙生命的新征程。

8、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

2023 年 7 月 1 日,欧洲航天局主导的深空探测项目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部署在距离地球 150 万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 L2 点,并绕该点进行半径为 40 万~80 万千米、周期约为 6 个月的轨道运行,观测距地球 100 亿光年外的星系,捕捉早期宇宙星系的演化信息。已经发布的首批科学成果向人们展示了诸多前所未见的宇宙奇观。作为探索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重要里程碑,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将为人类揭示宇宙深层奥秘提供关键线索。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22 年 8 月 25 日,作为中国国家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正式投用。该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总干渠全长 1432 千米,呈南高北低之势,设计年调水量 95 亿立方米,采用明渠、渡槽、暗涵、隧洞等多种输水形式实现全程自流输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有效促进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10、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

2024 年 11 月 28 日,中国“三北”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全长 3046 千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实现合龙。工程综合运用林草建设、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多种措施,突破干旱缺水、风沙活动强烈等极端环境制约,攻克风沙通道、复杂地形、困难立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构筑起世界上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控制了沙源向外扩散,有效保护了周边绿洲、农田、草原等生态系统,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千年历史,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典范。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