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9月25日报道,在9月24日-26日举办的2025云栖大会期间,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全新升级1688 AI版,迭代AI搜索和AI创款多轮对话能力,新增AI找厂、AI参谋等重要能力,以此降低中小企业对接中国供应链的门槛。
同时,1688推出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AlphaShop)”,支持用户通过AI进行快捷选品调研、工厂对接与合规确认过程,让海外中小买家直连中国源头工厂。该产品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11月上线。
会上,1688 CTO霍承富深入解读了1688覆盖B2B交易全流程的AI能力体系。他说:“我们希望1688未来能作为B2B所有的超级入口,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今年7月底,1688推出了1688 AI版,希望通过AI Agent重塑整个B2B的采购链路。两个月过去了,1688 CTO霍承富把最新进展做了分享。
他谈道,1688的第一个切入点是归纳出AI时代买家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商业顾问,包括宏观市场判断与趋势的答疑、商业模式的定位等。采购专家,核心是找品以及偏长期合作关系的找厂。运营专家,AI启发销售组合,这需要结合行业知识、地域信息、受众偏好等。
这些真实的买家用户需求,1688怎么解决?过去两个月,1688主要进行了以下更新和迭代:
1、打造经营AI Agent,推出AI参谋,长期洞察及短期运维两手抓
生意的起点是商机。围绕商机1688 AI版推出了两个经营AI Agent:一个是面向长期经营的AI参谋产品,定位订阅式或者触发式偏低频的产品;一个是面向短期经营的订阅式服务,会将品类实时的动态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
所有的模型,1688可以基于开源做后训练、迭代优化。但真正构建这个商业模式壁垒的还是数据,所以其在数据层面做了很多工作。通过构建AI Agent数据库等工作,1688使得数据更精准、减少幻觉干扰,在可阅读性上实现精简可用,而不是长篇大论。
如下图所示,1688 AI版输出的生意报告的总体概览会对当前市场行情通过文字、图表多种形式进行解读,爆品分析能定位到具体款式,同时能够推演未来的趋势情况,为用户的生意提供更加直接的实操建议。
2、AI搜索升级,分层次意图识别,多轮追问保持一致
用户诉求表达样式非常多,既有图也有文,1688 AI版分层次去解决:
(1)意图识别。意图识别分为宽泛需求、精准需求和模糊需求三大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会给出不同的输出结果,高颗粒度的拆解能便于用户决策。搜索结果做了主题聚类,聚类背后也有生意规模、生意趋势的关键信息的补充,来帮助用户做决策。
(2)追问功能。搜索功能增加了追问功能,能够保持前后问答的一致性,使得用户搜索体验更加稳定可用。
3、AI创款产品不失真,可多轮对话修订,提高可用性
一些用具因为AI生图会改掉商品细节而弃用AI,但1688通过对模型及产品的迭代,能够实现AI创品不失真,支持用户通过多轮对话修订指令输入,实现改背景不改产品细节。
所有的生意关系,不可避免都会构建商厂关系。构建商厂关系的前提是大家对工厂要有自信。过往掌握工厂的信息和资质是比较难的。
对此,1688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解析近10亿商品的工厂数据,于上周上线了AI Agent找厂,它会把工厂资质、工贸一体、诚信登记认证等信息放在第一个决策点上,提高用户产品迭代和产品探索的效率。
前面更多是站在买家的进展和迭代,霍承富还分享了围绕商家的洞察:
1、AI解锁了买家过往没有释放出来的需求,它是一个新的增量的生意机会,这是最直接的点。
2、全新的AI搜索引擎能够精准刻画用户需求、理解知识,商家只需维护好单品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准确性,而无需花大力气卷营销、卷重复铺货,就有望精准匹配到用户,促进生意增长。
会上,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先生具体解读了AI如何主动匹配需求、降低拓客成本,让工厂生意更稳健。
1688商家端去年9月份发布了第一版商家数字人,当时发布的版本更多是一些通用的工具;最近一年随着生意大模型能力的发展,1688将商家数字人从商家的经营助理、数字人从助手决策变成了生意搭子团队,能帮助商家解决复杂任务,真正理解生意、决策生意、执行生意。
对于大多数缺乏本地采购团队的海外小型零售商而言,找到一款有潜力的商品并在中国完成生产落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选品调研、工厂对接与合规确认过程。
1688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披露的“遨虾”正是为此设计。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说,我们希望做的就是基于商家经营的壁垒,使一千万内贸的卖家变成一百多万外贸卖家,希望最大程度地用1688的供应链货盘+技术能力把它的成本降下来。
当买家输入一个海外热销商品链接后,系统可通过视觉识别与语义分析提取关键特征,并在平台上匹配具备生产能力的国内相似款货源,将原本依赖人工比对的选品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
同时,系统可自动筛选出支持小批量出口、具备跨境服务能力且响应速度快的源头工厂。产品还支持多语言翻译及本地化文案生成,适配不同市场的消费语境与营销习惯,并在选品初期提示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认证要求、环保标准等潜在合规风险。
这一系列能力的背后,是1688近年来持续推进的AI布局:构建一个服务真实商业场景的“AI产业大模型”。支撑这一模型的,是平台在B2B领域长达26年的数据沉淀与业务积累。这让1688的AI能够理解供需波动、品类趋势与履约逻辑,从而提供贴近实际需求的服务,成为“懂生意的AI”。
结语:从电商到产品供应链,AI+加速落地“最后一公里”
进入2025年,1688加速打造B2B全链路产业大模型,推出了一系列懂生意的AI,切入买家和卖家的生意场景,解决生意难题。
“AI+”的影响正在加速从电商行业蔓延到产品供应链。从用户侧真实需求出发,1688的一系列举措正在加速AI落地产业“最后一公里”,将进一步降低AI落地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