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军企业联合动力登陆资本市场,本地化强研发实现全球化突围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是整车核心,2024年我国电控、三合一电驱系统搭载量同比增速超40%。大赛道孕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的领军企业。联合动力的业绩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产品竞争力与客户资源的深度共振。自2021年以来,公司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800万台,客户涵盖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目前,联合动力持续投入研发,正加速从“本土龙头”向“全球玩家”蜕变,在匈牙利、泰国布局产能,计划2025年投运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全球“制造+研发+销售”网络。此次IPO募资将投入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中心及数字化建设,助力公司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全平台属地化服务”,以极致品质产品服务全球客户,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全品类产品发力,构建高壁垒供应链

2022年到2024年,公司完成了从净利润亏损到大幅增长的改变,营业收入从50.3亿元增长至161.8亿元,净利润从亏损1.8亿元变为了盈利9.4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更是分别同比增长了51.08%、92.91%。2025年上半年,联合动力各产品在主要客户的份额稳中有升,且客户整车销量同比增长。

联合动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的领军企业,以科技创新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龙头地位。根据NE时代统计,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公司电控产品份额约10.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榜首(总排名第二);电机产品份额约11.3%,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榜首(总排名第二);驱动总成产品份额约7.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总排名第四);车载充电机产品份额约5.1%,总排名第七。市占率领先,联合动力在行业也有极高的地位,多次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技术重大专项,主导或参与超过20项国家标准制定,引领行业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

联合动力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品全平台能力,具备驱动总成、电机、电控、电源总成等全系列产品,完成电机定子和转子组件、SiC功率模组、减速器等核心组件的自研自产。

这是一套涉及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国产化延伸,链接上游的汽车芯片、功率器件、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产业,服务下游的民族汽车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完成了IGBT/SiC功率模组、电机定子转子、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及软件算法的全面自主,采取创新方案全面提升汽车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实现核心技术自立自强。联合动力的“电驱系统+电源系统”动力系统全平台产品布局是我国较早推出的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混动/增程架构双电控技术、增程器五合一总成系统国产器件、商用车SiC集成控制器方案的汽车零部件民族品牌之一。

自2021年以来,公司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800万台,从车型设计、动力系统开发、规模量产、供应链支持、售后质保等方面为数百万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塑造了新动能。公司客户涵盖了耳熟能详的新能源车品牌,与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广汽、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宇通、吉利、东风等民族汽车品牌,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车企形成深度合作,报告期内累计为超过40家客户的170余款乘用车、商用车配套开发了数百款电驱系统解决方案。

进入整车供应链体系便构成了护城河壁垒,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表现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车辆安全运行及驾驶体验,新产品在实现批量供货前,需通过自身与整车厂客户一系列的性能检测、质量安全、车型适配等认证流程,审核与验证周期较长。总体来看,下游整车厂商具有较为严苛的供应商认证体系,进入门槛较高。

21亿元高强度研发护航,抢占新能源增长先机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功能,其产品性能对整车的驱动能力、使用寿命、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动力系统的单车合计价值通常超过8000元,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价值最高的核心部件之一。电驱系统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加速能力、能量转换效率、驾驶平顺性、动力安全等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NE时代数据,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控、三合一电驱系统的累计搭载量2024年分别达到1244.80万台、775.80万台;2024年电控、三合一电驱系统的搭载总规模同比增长率均大于40%。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麦肯锡发布的研报,预计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渗透率将超过70%,2030年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和道路交通主体。

以联合动力为代表的国产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研发及市场端的先发优势、成本及服务端的本土化优势,深度绑定国内外各大整车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内本土供应链开始进入到国际和本土品牌的采购体系中,共同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

例如,2018年~2023年我国新能源混动市场年均增速超过85%,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在2024年成为我国规模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混动双电控产品供应商。另外,整体来看,公司新一代电源总成产品在性能指标上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联合动力进入各大整车厂供应链,背后是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1亿元,组建了超过18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硕士及以上人员比例超50%,团队成员覆盖结构动力学、电力电子学、热力学、电磁学、声学与材料学等多学科背景,并具备深厚的汽车行业经验,为公司产品的高效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形成了26项产品核心技术及6项平台核心技术,另外,联合动力取得98项发明专利及407项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参与编制并发布超过20项国家标准,以自身高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技术与质量体系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牵头或参与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技术开发项目、工信部“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发改委“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攻坚产业前瞻技术。

全链本地化布局,剑指全球竞争高地

“弯道超车”不仅在国内,联合动力在国外的竞争力也十分明显。

2022年~2024年,公司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海外市场拓展迅速,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50%,并在欧洲、东南亚等多地进行生产布局,系我国业内较早布局海外市场、实现向国际主流汽车品牌大规模批量供应产品的自主品牌之一,以突出的电源系统产品全球竞争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构建了新优势。

2025年,联合动力的重点也是全球化战略,国际业务由电源系统单一产品出口逐步扩展至为客户提供驱动总成、电控和电机等全平台产品的属地化解决方案,满足海外客户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需求。公司在报告期内累计获得12个电源系统海外定点项目,覆盖欧洲、北美、日本、印度、东南亚市场,并于2024年在欧洲、东南亚市场新增2个电驱系统定点项目,从产品类型、市场区域覆盖等方面稳步贯彻落实全球化战略。

联合动力的业务全球化布局重点正在向全业务链本地化部署扩展。公司在匈牙利、泰国等地进行海外产能布局的基础上,计划将其精益运营体系逐步扩大至全球网络,通过开设海外办事处等形成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区的制造、研发、销售、供应体系。其中,属地化的研发中心将成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支撑,可在推动先进技术本地化应用、产品本地兼容、吸引海外多学科创新人才、集成本地产学研合作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建设正在快速推进,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入运行。

此次的IPO募资投入也将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以及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等。

联合动力登陆资本市场,目标仍然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将秉承“通过领先的创新技术与精益敏捷的运营体系帮助客户构建持续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努力为客户提供极致性价比、极致品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公司将坚持核心技术创新,以全球化、全产业链的发展视野布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为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而奋斗。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十一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