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气象关键一步,中国企业首次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模式数据

中国商业气象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9月23日,中科天机发布“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共享计划”(以下简称“共享计划”),旨在共享全球12公里/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15天逐小时输出的气象全要素模式数据,涵盖温度、风场、降水等160余项要素,以解决高质量商业气象数据获取难、成本高等痛点。

图说:中科天机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梁智发布“共享计划”

“共享计划”是中科天机加入AI计算开放架构后,为商业气象大模型提供高质量数据集构建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向全球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数据的重要行动,可为新能源、农业气象、智慧水利、航空保障、轨道交通、航海运输、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数智化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全球专业的天机气象模式:保障数据高质量

近年来,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行动计划政策推动下,以气象大模型为代表的商业气象应用迎来高速发展,新能源、智慧水利、低空经济等行业领域对高质量气象数据的需求愈加迫切。在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全球数据交换承诺倡议之后,气象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全球气象行业趋势。在此背景下,中科天机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模式数据,为中国商业气象数智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过去30年,我们的核心技术团队一直专注于解决气象数值模拟技术难题,在同等计算资源条件下,天机系统效率远高于海外最新系统,准确率也更高。”中科天机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梁智介绍,“共享计划”的数据源自中科天机自主研发的“全球区域一体化天气数值模拟系统”,该系统依托“超级动力SD3”核心算法引擎与中科曙光AI超集群强大算力,解决了困扰气象领域多年的两大世界性难题: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的“灰区”问题和模拟时效性问题。

“超级动力SD3”引擎拥有7大关键技术:球立方网格、非静力平衡、动力与物理深度耦合、全模块异构加速、超精细地形、全球自由变焦、融合气象AI大模型。其中的动力与物理深度耦合、全模块异构加速、全球自由变焦等均为中科天机极具特色的技术,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让天机数值模拟系统具备“全球-区域一体化”的能力,还使计算效率提升巨大,更避免了由传统动力与物理分离带来的模拟误差,让系统得以逐小时高频输出具备“区域公里级超高分辨率、有效模拟时长接近10天、精准描述复杂地形下天气现象”等特征的全行业专业高质量气象数据。

数据共享筑基,共创商业气象新生态

中科天机首批共享两个模式产品数据。天机1H模式产品产生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最长15天的逐小时超精细气象模拟数据;而天机1模式产品则产生全球范围12公里分辨率的全球精细气象模拟数据。这两套模式数据主要面向气象领域专业人员,助力气象科研创新与人才教育。

“数据获取方式仅需3步:1.访问中科天机官方网站;2.注册并登录账号;3.然后点击‘数据服务’选择想要下载的数据。”中科天机气象数值模式专家王諝表示,除了模式数据外,未来还将共享 “中国区域公里级数据”“全球次季节12公里数据”“中国区域2.5公里低空三维数据”等融合数据。

中科天机此举将有力促进新能源、低空经济等行业领域的业务应用创新,为行业大模型开发训练提供重要数据资源。在新能源领域,通过逐小时风速、辐照度等要素的46天中长期模拟,可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提供气象数据支撑,助力新能源发电效率提升与资产增值;在低空经济领域,依托区域精细化模拟与3公里以下垂直加密分层气象数据,可提供低空风、温度及降水模拟,助力低空商业应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在轨道交通领域,基于强降水、大风、高温等高影响天气模拟,可辅助公路、铁路及港口物流优化运输路径与运营支撑,降低能耗与运营成本等。

就中科天机发布“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共享计划”,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中科天机共享数据具有科学意义,其数据处理、计算及模型构建工作,能为科学与业务服务提供贡献;从行业引导看,数据共享是国际趋势,希望更多企业以中科天机为榜样,认识到数据广泛应用的价值,我国也应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中科天机的引领作用值得肯定。

此外,中科天机还将推出“天机智能体”。该“智能体”工具可让无专业背景用户通过选择关注区域,轻松获取专业级气象数据与可视化模拟动画,有望进一步降低气象数据应用门槛,推动商业气象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升级,让气象数据价值在更多行业场景中落地。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