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AI应用工作组第二届第一次成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围绕AI应用工作组架构优化、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审议通过有关组织发展事项。五十余家成员单位参会,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数字科技中心主任蓝婷主持会议。
会上,李宁副主任表示,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新时代工业精神与文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作为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核心智库,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前布局未来产业研究,启动工业文化数字工程。
AI应用工作组组长柯斌进行了工作报告,展示了工作组自身建设、产业研究咨询、协同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本次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工作组新一届执行团队——每日经济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东为第二届执行组长,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文文为副组长。
新任执行组长刘学东在随后的发言中感谢了工作组的信任。对于未来的工作,刘学东表示,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挥每日经济新闻的媒体传播优势,扩大工作组及其成员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积极帮助拓展队伍,将更多优秀企业与城市纳入发展计划;三是致力于行业各类应用场景标准建立,并最大程度地帮助成员单位的成果落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韩阳 摄
继往开来 着力推动AI创新应用
大会开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首先发表致辞。他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李宁副主任表示,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原创,从跟跑到领跑,非一蹴而就,需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希望工作组未来能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与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公益性服务,培育品牌影响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腾飞贡献更大力量。
AI应用工作组组长柯斌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发展历程。他介绍,工作组自2023年9月12日成立以来,秉持“标准引领、场景驱动、应用为王”的理念,已发展成为拥有115家成员单位的关键平台。成员覆盖人工智能领域的软件与数据服务、数字媒体、AI大模型等多个专业类型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其中包含13家上市企业、17家国有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81家中小创新企业,为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上,经成员单位代表举手表决,《AI应用工作组章程》修订版草案获通过,有益于进一步规范工作组运行、保障成员单位权益。
会上表决通过了新一届执行团队——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刘学东为第二届执行组长,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文文为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为新任执行组长刘学东、副组长牛文文颁发聘书。
此外,在主题分享环节,华映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岩以“AI时代的投资价值”为题,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逻辑。北京伊莎惠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铮则围绕“共建AIGC数字文化新生态”展开分享。
四维发展体系锚定“AI+”未来
会上,柯斌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工作组成立以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在支撑智库研究方面,工作组组织成员单位积极响应AI应用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并与同道猎聘共同发布《智能制造关键数字技术人才供需数据报告》等行业人才报告。
在标准编制方面,工作组将标准作为推动产业创新应用的关键抓手,组织成员单位参与编制了《元宇宙应用场景认定导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技术评估导则》等5项团体标准,以及《AI应用人才从业能力评估导则》《新媒体智能视频生成平台评估导则》等4项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标准,这些应用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在协同创新方面,成员单位联手成功研发的工业文化智能数字传播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实现了传播全环节的AI化重塑。
在案例发掘与示范引领方面,工作组积极支持相关机构的案例征集工作。截至今年8月,通过评估的“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共计46个,覆盖工业、能源、金融、政务、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三分之一的案例主体为上市公司和央国企。此外,工作组成员单位还联合主办了“人工智能未来设计大赛”中的大模型与文旅赛道,并系统开展了数字人才培训业务。
面向未来,工作组提出了以“技术赋能实体、创新驱动发展”为纲领的“四维发展”体系,旨在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赋能平台。未来,工作组将着力搭建高效、开放的跨区域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与传播平台,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持续深度支撑数字科技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数字科技行业应用示范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应用案例,推动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构建智媒发展新格局 探路生态合作新机遇
本次大会,每日经济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东被投票选举为执行组长。
过去两年间,作为副组长,刘学东指导团队研发工业文化智能数字传播平台,深度参与编制《新媒体智能视频生成平台评估导则》等行业标准,指导团队承担AI产业创新应用、技术、数字科技创新空间等案例的评估征集工作,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并支持AI应用工作组活动落地。
作为财经智媒引领者,每日经济新闻近年来开启了一场深刻影响媒体行业的系统性变革。
2019年,每经率先启动“AI战略”,并于2020年开启技术转型元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全面加速了每经生产模式智能化。2021年,每经推出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化、7×24小时直播的“每经AI电视”,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树立了行业标杆。
2022年,每经整合成立数字科技公司,聚焦AI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自主研发雨燕智宣系统,打造了一套融合虚拟形象、虚拟声音、元宇宙应用场景、媒资数据库的全流程AI视频解决方案。
2023年是每经的媒资库建设年,通过大力拓展城市、公司、行业、技术型、数据型、通用型等丰富且优质媒资,全面构建了每经智能视频生态,并启动了对大模型应用的深入研究,推出“雨燕智宣——AI创作+”功能。2024年,每经将大模型多模态识别能力引入智能媒资库,打造真正AI原生的智能媒资管理能力,并推出二十多个财经智媒“超级个体”,探索传播新范式。
2025年,每经全面拥抱智能体模式,基于现场报道和深度内容,在现有技术基座基础上,建立独家知识库,结合智能媒资库,以传播场景为切口,打造全国首个传播智能体孵化平台。
当前,AI应用工作组的成员单位覆盖了AI技术供应商、行业应用方等生态链企业。未来,基于工作组的生态土壤,依托传播势能及创新产品,每经将通过多元途径,联合工作组成员企业,拓展跨界合作机会,构建生态护城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