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融资等多维度催化下,2025年至今人形机器人涨幅超过大盘,其中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涨幅领先同类指数。年初至今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0.7%,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4.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3.6%;7月以来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9.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0.7%,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0.5%;即便在9月至今的调整阶段,机器人板块相对上证指数仍有超额收益。
图:机器人板块涨幅显著高于大盘
资料来源:Wind,易方达基金,截至2025年9月9日
而从产业方面上看,第四季度人形机器人的产业机会依旧显著,有望带来较大的资金关注。从过去的行业催化上看,特斯拉宏图计划第四篇章的发布、以及100万台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纳入马斯克长期激励考核,强化了产业链量产预期。9月2日,特斯拉公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核心内容在于通过整合人工智能与大规模制造等能力,加速世界向“可持续的富足”转型。同时,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的企业价值将取决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对特斯拉后续成长来说重要性再度提升。此外,9月5日特斯拉披露了马斯克的巨额薪酬计划,该计划显示,若特斯拉完成一系列经营目标,马斯克将获得最大潜在价值约为9750亿美元的激励,而其中就包括了“交付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这一重要目标。特斯拉此次举措,明确了人形机器人业务在公司战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前期的项目探索,升级为集团层面重点布局的战略核心板块。相较于汽车销量增长,机器人被视为实现其万亿市值与盈利目标更具确定性的核心抓手,从而强化了产业链加速量产的预期。中短期来看,国内供应链在精密制造领域的积累有望转化为订单增量,核心部件厂商或将受益。长期来看,随着特斯拉量产需求释放,中国供应链厂商规模化降本的逻辑有望强化,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展望25Q4,人形机器人真正的产业催化有望集中出现。根据马斯克所说,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机将有望于10月底至11月初完成,届时此前延后的市场订单有望得到恢复。而有望对市场带来较大提振的2026年量产预期,则可能在2025年10月的特斯拉Q3业绩会,又或者是11月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得到提及。第三代Optimus是量产版本的设计,并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生产,其产量有望在2026年显著提升,因此特斯拉官方的产量指引备受市场关注。
最后,从市场角度看,光模块等AI硬件热门赛道持续上涨后,市场资金正在寻找新去处,而从市场选择固态电池这一成长赛道看,资金对成长的追逐并未结束,而是倾向于有基本面预期的成长板块。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量产目标明确、节奏清晰、政策支持、产业拐点催化等重要特质,正在受到资金的持续涌入。而投资标的选择上,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近期涨幅显著高于同类指数,主要原因在于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机器人更高,因此在弹性上具备相对优势。其中,跟踪该指数的最大规模ETF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期受到较多资金的流入,截至9月12日规模达到87.9亿元,流动性充裕。相关场外联接基金(A类:020972;C类:020973)。
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