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软件开始教我吃饭了,阿里砸榜,消费者笑疯

根本停不下来!

外卖大战还没结束!到店消费的本地生活大战又要来了。

9月10日,阿里巴巴26周年,它没给“淘宝闪购”加Buff,没给饿了么拉助攻,而是把C位给了高德地图

对,就是你那个经常说“您已偏航,正在重新规划路线”的高德

这次,高德突然甩出一张名叫扫街榜的牌,主打美食、酒店、景区三大类,尤其瞄准线下餐饮,还贴心地搞出“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等细分榜单

一句话总结:别信刷出来的好评了,跟我的导航走,保真。

你是不是想问:阿里外卖战还没打完,就冲到店战场四处树敌?”

旁友,你这就不懂阿里了。

阿里在到店业务上的执着,简直是一部“屡败屡战”的连续剧。从2008年口碑网开始,到雅虎、淘宝、支付宝、饿了么……一路换壳一路调整。

但现在,它似乎终于摸到门道了。

一、“不激烈但很残酷”:阿里的本地生活,是一场长跑式的拳击赛

2021年7月,阿里把高德、飞猪、本地生活打包成“生活服务板块”,当时内部就定义:本地生活是一场 不激烈但很残酷 的竞赛。

什么叫“不激烈”?选手不多,能打的更少。美团、抖音,再加上阿里,就那么几家。

什么叫“很残酷”?没有一招KO的可能,而是长周期、数点数的拳击赛。你得一拳一拳打,一分一分拿。

所以阿里的策略是:过程对标对手,结果只看自己。

什么意思?就是:你别管别人跑多快,你就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这次高德做扫街榜,就是阿里在“数点数”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哎我好像有个导航软件每天有1.8亿人在用哎?这些人可是实打实走去店里的啊!”

于是,高德就成了那个破局点

二、为什么又是高德?因为它手里有“行为数据”这把照妖镜

你知道吃货最怕什么吗?不怕补贴少,也不怕网红视频短,而是怕好评是刷的,评分不靠谱

高德就握着一把“照妖镜”:每天1.8亿人用它导航、搜索、收藏、打卡——这些是实打实的用脚投票

你可能会为5块钱优惠给30字好评,但你不会闲得蛋疼,专门导航去一家坑爹店。

所以高德说:“评论能造假,行为不会。”

他们的榜单算法主要看四个维度:

1.导航到店人数(是不是真有人去)

2.复购率(是不是真有人反复去)

3.专程前往(是不是值得跨城去吃)

4.人群宽度(是不是本地外地都认)

而且还接入了芝麻信用——信用高的人评价权重更高。

这一套组合拳,简直就是“刷好评黑产”的噩梦。

陈晓卿导演说:“3.5-4分的店往往最好吃。”高德说:“我不光看评分,我还看你是不是真·走过路过。”

这就像杭州十中对面的一鸿面馆,肝腰拌川无敌,3.3分低得不科学,4.0分还差不多;

静安寺旁的香江姳苑,港式牛腩牛筋沁人心脾,4.1分太平常,4.7分才对得起排队拼桌的辛苦。

嗯!真实,才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

三、对标一线,破而后立:阿里正在玩一场“波特式”的超级游戏

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用对标的方式实现超越式发展

什么意思?就是你找到行业巨头最牛的地方,然后——在它的对立面建立优势

美团、抖音强在哪?强在流量、强在交易、强在套餐补贴。

但它们的弱点也很明显:虚假评论、刷分机制、营销味太重

高德扫街榜,恰恰选择“不商业化”、“不做交易”、“只看行为数据”。

你不是刷分吗?我针对破解。你不是卖套餐吗?我不卖。你不是流量灌入吗?我靠导航行为自然沉淀。

这一招,叫破而后立

先打破原有规则,再建立新规则。

就像《无畏契约》在大咖林立的FPS市场,做节奏感、多玩法,吸引女玩家“打瓦”,反而后来居上、逆天改命。

都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配方。

四、“有限与无限的游戏”:阿里终于看懂本地生活是无限游戏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里说: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的游戏,一种是无限的游戏。

有限游戏玩的是“赢”,无限游戏玩的是“继续玩下去”。后者才是正和(非零和)博弈的常态。

过去,阿里做到店,总想“一把定输赢”,结果一次次被教做人。

现在它终于明白了:本地生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你不用一次性干翻美团、抖音,你只需要一直留在牌桌上,做“鲶鱼效应”里的鲶鱼,在原本板结的市场里搅动风云,慢慢建体系、做信任、攒用户。

高德扫街榜,不是一个“终极武器”,而是一个基础设施

它要做的不是瞬间秒杀,而是慢慢改写游戏规则

五、好的对手是磨刀石:到店三国杀,消费者笑哈哈

周鸿祎说过一句人间真理:好的对手是磨刀石。

抖音用4年时间把本地生活做到5000亿,美团整合到店到家、打通会员体系、强化必吃榜,与之对抗。只是2024年末,这场“二人转”进入相持阶段。

现在,阿里带着高德10亿+补贴入场,再开一桌“到店三国杀”。又给了彼此相互磨砺的机会。

是的,前几年,阿里确实有点低迷,但外卖大战“磨出来”的胜利,让他们重新找到了感觉。胜利是最好的团建,能凝聚士气,激发斗志。

现在,阿里想把这股胜势延续到“到店”市场,用变革融合胜利,用胜利驱动更多变革,一扫过往颓势。

当然,对于咱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好事。市场多了重量级选手,竞争会更激烈,服务会更好,价格会更优惠。

反正:

你们卷补贴,我们领红包;

你们卷榜单,我们吃实惠;

你们卷网红、评论,我们信导航精准。

谁靠谱我信谁,谁便宜我用谁

这波,我站消费者。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