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又要收购了

今年累计“重注”已达245亿。

文丨猎云精选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孙媛

刘强东,又出手了。

9月7日,多家媒体信源披露,京东旗下基础设施投资与资产管理平台京东产发,将联合瑞士合众集团及高瓴资本支持的Eza Hill,以3.06亿新元(约17亿元)的价格从凯德腾飞房产信托手里收购新加坡四处物流资产。

而这17亿,还仅是刘强东今年以来收购的最新一笔。

7月,京东斥资2.5亿澳元,买下其在澳大利亚的首个物流中心Wacol,以拓展在大洋洲的业务版图;8月中旬,京东又正式宣布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交易总额达40亿港元。

再到9月1日,京东还以超180亿估值,向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集团CECONOMY发出收购要约。

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刘强东的收购动作已从澳大利亚的物流中心,到中国香港的连锁超市,再从欧洲的电子零售巨头,进一步落子到了新加坡的物流枢纽,已计划豪掷近245亿元。

结合今年6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公开表示,“国际化是京东未来的重点之一”、“京东集团所有的业务只围绕着 ‘供应链’展开”的打法布局。

刘强东近期的频频收购,颇有一番以供应链之势,提速全球化的意味。

17亿,刘强东“铺路”新加坡

此次,刘强东要买的是物流资产。

也就是说,瞄准的是:新加坡的物流基础设施。

具体来看,位于班丹大道的Senkee,是上述四项物流资产中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物流枢纽,总建筑面积约87,842平方米,售价达1.4亿新元,占交易总额近半。

另外,位于乌美路、樟宜南街、裕廊东大厦的物流仓库,则各有产业和地域优势。

乌美路仓库毗邻电子制造企业集群;樟宜南街仓库紧邻樟宜机场,具备航空货运的时效性优势;裕廊东大厦仓库则服务于大士裕廊工业区的制造业需求。

由此可见,在这笔交易中,刘强东是以产业集聚、物流交通与供应链这三大关键词进行出手。

不过,此次京东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选择联手了两大合作方。

一家是瑞士合众集团,作为全球领先投资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多个大型项目。

另一家便是近年来在东南亚“扫货”的Eza Hill。

公开资料显示,Eza Hill作为高瓴资本通过Rava Partners设立的不动产投资平台,其主要业务就是在东南亚投资、持有和开发工业、物流和商业园区。

去年11月,公司还从ESR管理的基金手中收购了印度尼西亚大雅加达地区三项物流资产,总价值1.48亿美元。

无独有偶的是,这笔交易亦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有效满足了当地物流和制造业的旺盛需求,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东南亚的物流资产版图。

也就意味着,此次三方合作,是资金到资源的一场携手共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新加坡的联手,其实也早有信号释放。

此前,就有业界消息称,三方正酝酿在新加坡市场推出一项新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预计包含的资产组合价值或将突破10亿美元大关,将有望成为新加坡REIT市场逾一年来最大规模的新晋基金。

同时,消息还透露,这项REIT计划最早于明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其正式设立的工作预计在不超过今年10月的时间内完成。

众所周知,REIT的核心价值是 “让房地产从’重资产投资’变成’轻资产、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本质是 “出售其持有的部分房地产资产,实现资产变现”,满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及变现需求。

也就是说,通过其设立,京东可以迅速盘活物流资产、加快资金流动速度,从而实现 “融资-投资 -融资”的循环发展模式。

这意味着,刘强东不仅以收购“铺路”新加坡供应链,还将为当地房地产市场带来一股新的投融资力量,为后续的资金回笼以及资产优化做好了前期准备。

据悉,此次收购后,刘强东就计划将该四处资产纳入REIT资产池。

“重注”245亿,以供应链提速全球化

而收购物流资产,背后底层逻辑是供应链。

早在2014年,在刘强东“要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宏愿之下,他就曾表达过京东集团国际化的决心。

他说“是否国际化,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

再到今年6月,他又再次以“未来全球化为重点”的目标刷屏,但这一次国际化的打法逐步清晰。

他不仅坦言,未来,于京东而言,最重要的是国际,还直接点出了“京东集团所有的业务只围绕着 ‘供应链’展开。”

他说,京东会围绕着供应链为核心的这几个商业模式做深、做强、做成国际化业务。

一言以蔽之,京东已经把全球化的利刃放置台面上:供应链基础决定上层零售。

顺着刘强东的话术看去,其豪掷245亿的收购计划无不落地供应链的打法。

这里面,物流资产先行,从其3年欧洲“浸润”历程便可看出。

在京东欲180亿收购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集团CECONOMY之前,其已经陆续在欧洲买下了

位于伦敦卫星城Milton Keynes的物流仓库、英国连锁超市Tesco位于英格兰北部城市Doncaster的一个配送中心等物流资产。

时至今日,京东物流已在欧洲布局超过20个海外仓库,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形成了辐射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波兰、西班牙等超30个欧洲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而此次收购的四处物流资产落子新加坡,其所在的东南亚市场,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已在马来西亚越南新增3大自营海外仓,巩固其供应链网络。

此外,自去年10月以来,京东物流已开通了东南亚7国的寄递业务,并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等核心区域建立了仓储和履约中心,进一步夯实了其在东南亚的物流基础。

目前,京东全球购已将免运费服务推广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7个国家。

可见,京东通过“把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化”,实则是在为京东零售横跨全球的扩张计划“打底”。

再到收购CECONOMY和香港佳宝,则是从基础建设到上层零售,背后亦是供应链的逻辑在做支撑。

前者在电脑、手机等 3C 产品销售方面成绩斐然,堪称欧洲3C零售“隐形冠军”,业务广泛分布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年触达消费者超22亿人次,拥有4300万会员。

意味着这笔收购,足以让京东提速在欧洲市场,构建起线上平台+线下网络+物流基建的立体生态,进一步夯实“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有品牌的货”的国际业务战略,实现刘强东所言“明年才能开始营业”的预期。

而佳宝以“平民超市”之称立足于香港零售市场,拥有近90家门店,这笔交易亦是“京东强化供应链战略的关键落子”。

不仅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更将其供应链能力从深圳延伸至香港,并整合佳宝的生鲜品类优化大湾区物流配送服务。

可见,245亿“重注”之下,京东的全球化战事,正在提速展开。

(首图来源:活动截图)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