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9月8日,中国智能清洁设备制造商追觅科技正试图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竞争格局。在接受凤凰网科技独家专访时,追觅洗地机事业部中国区产研负责人王洪品详细阐述了公司最新发布的双机械臂洗地机技术,以及背后的战略思考。
这项技术不仅代表着追觅对传统参数竞赛的告别,更预示着智能家电行业正在从单纯的性能比拼转向结构创新和智能化的新竞争阶段。从单臂产品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创造70万台销量,到投入近三年时间研发双机械臂技术,追觅正在用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双机械臂技术突破:从边角清洁到顽渍攻克
追觅的机械臂技术演进路径清晰明确。2023年9月25日,公司发布了首代机械臂洗地机T40 Ultra,主要解决传统洗地机无法处理的“最后一厘米”贴边清洁问题。这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显著成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产生了70万台的销量。
然而,用户反馈推动了下一代产品的诞生。王洪品表示:“用户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小孩子吃饭掉到地上的米粒、饭粒,经过风干后变成难以清理的顽固污渍,这种污渍靠滚刷、软绒毛去擦洗很难做到彻底清洁。”
双机械臂的设计理念模拟人工清洁动作:前臂采用软性设计,负责水质清理和边角清洁;后机械臂为刚性设计,使用硬质软胶材料(类似家用硅胶铲),专门处理顽固污渍。两臂协同工作,如同“右手用力铲,左手再去擦”的人工清洁方式。
技术壁垒构建:三年投入与供应链升级
双机械臂技术的开发历时近一年,经历了六轮核心机构迭代,最终选择了“一机双臂”的舵机驱动方案。为确保产品可靠性,追觅进行了数百种材料验证和数万次清洁能力测试。
最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在于舵机性能的大幅提升。王洪品透露,公司将舵机使用寿命从40万次提升至80万次,实现了双倍提升。这一改进对于单一舵机驱动双机械臂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对于新增的后机械臂材料选择,追觅经过了几百种材料验证,最终选择了既能有效清理顽固污渍,又不会对地面造成损伤的硬质软胶材料。
竞争策略:欢迎模仿但难以复制
面对去年单机械臂技术被行业迅速模仿的现象,王洪品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度:“对于友商来跟进或者模仿我们的机械臂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喜闻乐见的。”他认为,友商的跟进证明了追觅选择方向的正确性,同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
然而,双机械臂技术的壁垒不仅在硬件结构,更在于融入具身智能算法的双臂协同能力。王洪品强调:“友商可能学习到我们的外形,但很难复制我们的神韵。”
追觅构建竞争壁垒的核心策略是“用户共创机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用户共创体系,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主动与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需求和未被解决的痛点。“假设一年之后,友商跟进了我们的双机械臂方案,到时候我们可能进入了机械臂3.0时代”,王洪品表示。
高端化挑战:海外成功与国内竞争
追觅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海外市场,公司已经成功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产品均价超过700美元。然而,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内市场,高端机型的市场份额表现并不如预期。
王洪品认为,国内市场“竞争更激烈,目前处于群雄争霸状态:,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对产品性价比和口碑要求更高。但他同时指出,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催生了消费者对技术创新的更高需求。
公司的高端化战略保持不变,将通过两个核心方向提升市场地位:一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持续创新理念;二是持续优化售前售后服务,通过技术、产品、体验和服务四个维度的持续优化来提升全球范围内的高端市场稳定性。
平台级技术布局:机械臂的跨品类应用
机械臂技术正在成为追觅的“通用平台级科技树”。除了洗地机和扫地机产品线,公司未来还将在空调、洗衣机等品类上应用机械臂相关技术。这种跨品类的技术应用能力,可能成为追觅在智能家电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屋智能布局方面,追觅希望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态,实现产品间“1+1大于2”的协同效应。公司计划通过追觅超级APP实现产品互联,让消费者“回到家之后,就能让所有的家电动起来”。
研发体系与品控挑战
为支撑快速创新节奏,追觅建立了三级研发体系:开发部门负责近一年内项目落地,预研部门负责1-3年技术创新研究,研究院负责3-5年颠覆性创新探索。
尽管表面上呈现“一年两迭代”的快速节奏,但每个新产品实际都经过了至少一年以上的开发周期。公司通过“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策略,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持创新速度。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随着产品精密性和复杂度的显著提升,追觅不断扩充供应链体系,储备高精尖供应商资源。同时,公司与供应链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进行协同发展。
总结
追觅科技通过双机械臂洗地机技术的发布,展现了其在智能清洁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前瞻性。从解决“最后一厘米”的边角清洁问题,到攻克黏腻顽渍的用户痛点,公司的产品迭代路径体现了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创新理念。追觅通过技术壁垒构建、用户共创机制和平台级技术布局,正在为长期竞争优势奠定基础。在智能家电行业从参数竞赛向结构创新转型的关键节点,追觅的技术路线选择和市场策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