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冰柯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在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的试飞场,一位“试飞员”全副武装,酷似“钢铁侠”,它随着一架穿戴式飞行器升至空中,在千米高空悬停。这一场景科幻感十足,将其照进现实的是杭州智元研究院。
杭州智元研究院研发的这款飞行器最大飞行高度超过1千米,续航时间在20分钟以上,是全球首款基于三涵道构型的穿戴式单人飞行器,今年4月公开首飞,目前完成了超过上千架次飞行测试,并已获得销售订单。
杭州智元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娄斌近日告诉界面新闻,这款飞行器是飞行背包中国际首创的一种构型,它的定位是智能化、安全和便捷,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一键自主飞行。
穿戴上这款飞行器,从云栖小镇飞到西湖的杨公堤用时将不超过15分钟,相比驾车几乎缩短一半时间。
杭州智元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二级单位,汇聚了国家级、省部级等众多高层次人才。除了穿戴式飞行器,其出圈产品还包括智能外骨骼、四足机器人和助力牵引车。
娄斌告诉界面新闻,研究院致力于新域新质相关新装备的探索,并且响应国家号召,把这些技术转化为普惠科技,服务更广泛人群的需求。
杭州智元研究院飞行器属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大类,模块化的零部件达到百余个,其供应链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在娄斌看来,国内在eVTOL供应链上几大核心城市各有特色,上海和深圳在eVTOL领域的商用化案例较多,杭州的优势则在于人工智能和控制算法方面。
今年以来,杭州智元研究院的穿戴式飞行器等核心产品已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通信大会、重庆国际车展等展会亮相。娄斌透露,通过这些展会,杭州智元研究院认识到穿戴式飞行器的市场需求丰富,并考虑切入消防灭火、电网维修等具体应用场景,同时对飞行器做相应的提升改造。
娄斌对界面新闻称,接下来,杭州智元研究院会加快研发速度,做好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尽快实现这款穿戴式飞行器产品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