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五万元的相机,哈苏想卖给普通人

拍照,可能是这个时代门槛最低的创作行为了。

我们每天都在生产和消费着海量的图片记录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但容易,就等于好吗?

过去,哈苏答案是倾向于「好」,但代价是「难」——你需要理解光圈、快门,要背着沉重的三脚架,甚至要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才能驾驭这份极致的画质

在推出了备受瞩目的 X2D 100C 之后,它的迭代产品 X2D II 100C 如今也来到了我们面前。

哈苏似乎想给出一个更贪心的答案顶级的「好」,与前所未有的「容易」,能不能兼得?

设计,是哈苏的另一种语言

拿到哈苏 X2D II 100C 的第一感觉,依然是那种熟悉的哈苏味——

机身延续了 X 系列经典北欧设计,线条简约、冷静。

这次的外观换上了一身新的「石墨灰」哑光漆面,配合黑色的「HASSELBLAD」Logo 字体整台机器看起来比上一代更低调,也更显高级。

机身侧面的接口盖板,从之前的卡扣式换成了磁吸设计,每次开合都伴随着「咔哒」一声,手感顺滑又解压。手柄蒙皮也换了新的纹理,握持感更扎实,也更防滑。

对于一台专业相机来说,操控的便捷性至关重要。

X2D II 在机身背面,屏幕右侧,增加了一个五维摇杆。

无论是快速移动对焦点,还是在菜单里穿梭,都比之前只靠触摸和拨轮要快得多,尤其是在戴着手套或者眼睛不方便离开取景器时候盲操成功率大大提升。

摇杆下方还多了一个自定义按键,加上可以按下的前拨轮,整机的自定义按键数量增加到了 8 个(配合特定镜头时)。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把最常用的功能放在最顺手的位置。

这些升级,都是为了让你在拍摄时更专注,把精力从「怎么操作」转移到「拍什么」上。

那块被誉为「相机界屏幕天花板」的 3.6 英寸 OLED 触控屏,这次也更亮了,峰值亮度直接飙到了 1400 尼特,在户外大太阳底下取景画面也清晰可见。

除了亮度变高,翻折角度也有拓展——它支持向上 90° 翻折,屏幕还能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这样在向上翻折时,就不会被电子取景器(EVF)挡住视线,实现经典的腰平取景;还支持向下约 43° 翻折,方便将相机举高了俯拍。

顶级画质,现在更好驾驭

聊了这么多外观和操控,但对于哈苏来说,画质永远是那个最硬核、最无法替代优势

X2D II 的核心,依然是那块 43.8 x 32.9mm 的中画幅传感器,拥有 1 亿像素。

这是什么概念?

它的面积,是手机上主流「一英寸」传感器的近 12 倍,比我们常说的「全画幅」还要大上 70%。

更大的传感器,就像一个更大的捕光网,能接收到更多的光线信息,带来更纯净的画面、更细腻的色彩过渡和更广阔的动态范围

把一张 X2D II 拍摄的照片放进电脑里,放大,再放大,放大到 400%,你会发现画面里的细节依然清晰锐利,建筑纹理人物的发丝都毫发毕现。

这种震撼,就是中画幅最简单直接的魅力

但超高像素也带来一个挑战:任何微小的抖动都会被放大,导致照片模糊,过去,想拍出足够稳定的照片,用好这块顶级传感器,三脚架几乎是标配。

而哈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你扔掉三脚架。

X2D II 搭载了全新的 5 轴 10 级机身防抖,效果比上一代提升了 8 倍。

10 级防抖是什么水平?这意味着在很多过去必须使用三脚架的场景,现在你完全可以手持拍摄。

比如在黄昏时分,手持 1 秒甚至更长的快门时间,去拍摄流动的车轨或者丝滑的水流,最终得到的照片依然清晰锐利。

解决了「拍得稳」的问题,下一个就是「拍得准」。

坦白说,对焦速度过去一直是中画幅相机的「短板」,但这一次,X2D II 几乎补齐了这块拼图。

它在原有的相位对焦和反差对焦基础上,史无前例地加入了一颗 LiDAR 激光雷达,对焦点数量也从上一代的 294 个,大幅提升到了 425 个。

给予这两个配置的升级,哈苏 X2D II 支持了 AF-C 连续自动对焦,还加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主体检测功能。

一连串技术名词翻译过来就是:它的对焦,又快又准。

无论是拍摄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奔跑的孩子,还是活泼的宠物,你只需要把对焦框交给相机,它就能帮你牢牢锁住目标。

这让哈苏的应用场景,从传统风光商业摄影,一下扩展到了街拍、人像抓拍等更生活化的领域,也让更多非专业用户有了轻松拍出清晰动态瞬间的可能。

当然,这么强大的对焦系统,也需要一个同样出色的搭档。与 X2D II 同步登场的,是一支为高速抓拍而生的全新镜头——XCD 35-100E。

等效 28-76mm 的焦段几乎覆盖了从风光、人文到人像的所有常用场景,同时能在广角端提供 2.8 的大光圈,是一支定位明确的「挂机主力」,也是哈苏大三元中的第二位成员,而第一位则是 XCD 20-35E。

有了它的加持,「抓得住」这件事才算真正完整。

拍得稳、拍得准之后,还要「拍得美」。

哈苏自然色彩方案(HNCS),一直是哈苏的招牌,以追求最真实的色彩还原著称。而在 X2D II 上,HNCS 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HNCS HDR。

简单来说,X2D II 是业界第一台能实现「端到端」HDR 功能的中画幅相机,从拍摄、生成、显示到编辑,整个流程都支持 HDR。

开启 HDR 模式后,相机可以直接拍出高动态范围的 JPG 或 HEIF 格式照片。尤其是在日出日落这种大光比场景,它能保留高光与暗部的丰富细节,影调自然又立体,告别了过去那种「用力过猛」的 HDR 效果。

这个功能,就是把专业摄影师复杂的后期流程,简化成了按下快门的一瞬间,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一张光影层次丰富的照片。

最后,一张好照片,还需要一个便捷的分享流程。

在这个一切都追求「快」的时代,相机拍完还要导进电脑,用复杂的软件修图,这个流程本身就劝退了很多人。

手机 app「Phocus Mobile 2」的更新,补上了这最后一环。

比如「自然降噪」,在晚上用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难免会有噪点,之前,你需要将照片传输到电脑上,再通过 Adobe Camera Raw 等软件进行 AI 降噪。

而现在,你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对 RAW 格式文件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一张纯净的夜景照片。

当然,它也支持了 HDR 照片的编辑。旅途中拍完一张满意的日落照片,可以立刻在 iPhone 或 iPad 上调整,然后分享出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从强大的硬件性能,到便捷的移动端工作流,X2D II 正在努力打破专业设备和日常创作之间的那堵墙。

移动影像时代,相机的答案

就像开头说的,在今天,用手机拍照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像空气和水一样,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据 Rise Above Strategy 预测,2025 年,全球用户每年将拍摄超过 2 万亿张照片,而其中绝大多数将由智能手机完成。数据显示,而到 2026 年,这一比例将攀升至 94%。

这种几乎碾压式的便利,一度让专业相机市场被判了「死缓」——

根据日本相机影像产品工业协会(CIPA)的统计,全球相机的出货量,从 2011 年超过 1.15 亿台的巅峰,一路雪崩到了 2022 年的区区 800 万台。

但有意思的是,相机市场非但没死,还找到了新的活法,从 CIPA 的数据看,相机的总销量虽然少了,但单价和市场总价值反而在涨。

这逆势上涨背后的秘密,其实就一句话:别跟手机硬磕「方便」,咱们玩点手机玩不了的——也就是顶级的画质、值回票价的高级感,还有那种独一无二的拍摄体验

这条在手机影像挤压下找到的新出路,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不少成功的例子。

无论是富士凭借深入人心的「胶片模拟」成功破圈,还是理光 GR 系列靠着独特的色彩和极致的便携性成为一代「街拍神器」,它们都在传递一个信号:相机走向越来越专业,也只会越来越萎靡,想要做大蛋糕,还是要放下身段,主动走向那些并非专业摄影师,但同样热爱影像、追求质感的用户。

这个逻辑,正在从 APS-C 画幅一路向上蔓延。

如今,连站在画质金字塔尖的中画幅,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富士把胶片模拟带到了 GFX 系统,而哈苏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X2D II 上的 HNCS HDR 直出功能,就是这种思路的完美体现。它把过去需要复杂后期才能实现的、影调自然的 HDR 照片,变成了按下快门就能拥有的东西;

LiDAR 的加入,让中画幅的对焦不再是难题;

10 级防抖,能让你在大多数时候丢掉三脚架,卸下更多的重量;

再加上 Phocus Mobile 2 这样的移动端 app,让你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专业级的 RAW 文件降噪和编辑,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户享受「哈苏画质」的门槛。

这些升级的受益者,都不再仅仅是专业摄影师,它们让每一个热爱记录生活的人,都有机会用更好的设备,更轻松地拍出清晰、动人的瞬间。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