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处世名言佳句

古代有关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戒人要诚信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杨简,宋朝学者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12.言忠信,行笃敬。–论语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德国诗人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19.诚实最好的政策。–弗兰克林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5)关于爱情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6)关于修身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名言警句(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拉丁美洲)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关于为人处世古代名言

古代名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行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

跪求古人处世哲理名言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古代有关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 《韬奋文集》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复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制的考验。 —— 周恩来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知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 富兰克林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道忘.____纪伯伦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德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罗曼·罗兰。

求一个关于古代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 《韬奋文集百》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度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 周恩来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知落。

——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道久的伴侣。

—— 富兰克林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专远不忘.____纪伯伦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属德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罗曼·罗兰。

古代励志名言名句

古代励志名言警句 100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