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察众筹项目的真实性,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部分,日前,京东的一个名为“定造生活”的众筹项目被扒了个一丝不挂:“定造生活”是品西团队在2014年10月开发的项目,随后更名了多次,并于今年重新包装成为上海羽扇的试运营的项目。改头换面后,该项目开始在京东众筹平台上发起众筹项目,把之前积累的8个月的运营数据包装成为试运营3周的成绩,试图获取众筹融资。
该项目数据中的一些问题一经曝光,在众筹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投资人试图与该项目创始人进行联系沟通,但是截至发稿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据悉,多位该项目投资人已经撤单或正在考虑撤单。
该事件不得不引起投资人思考,众筹项目何以明目张胆地造假,还有多少创业项目或多或少的在各项数据中“掺水”甚至将项目“整容”。
赛富基金创始首席合伙人阎焱日前公开表示,互联网行业现在出现大规模说假话情况,做投资人2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前一个现实情况是,不少投资人曾呼吁大家说真话,如今整个互联网行业风向还是大家都在说假话,且假话越说越大。”阎焱称。
游侠汽车被指抄袭、一亩田被曝数据造假、饿了么被质疑融资夸大……项目方在数据方面造假已经到了越发明目张胆的地步。
具体来说,包括众筹项目在内的创业项目容易出现造假情况的环节主要包括:第一,融资额。例如,融资融到的是人民币,对外则宣称融到的是同等数值美元;第二,运营数据。项目方容易在点击率、用户数、用户数转化率等运营数据方面全面掺水和造假;第三,产品和设计。产品跳票问题频发,质量差。同时抄袭、山寨之风泛滥;第四,创始人团队。对于创始人过度粉饰美化,伪造假学历假经历者层出不穷。
拓展阅读:
浦发银行携手港囧 众筹大获成功
美国好莱坞第二成功众筹的电影《超级骑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