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杨开然
审核 | 校对组
7月16日,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最新公告,为下半年汽车行业的新品矩阵来了一波关键“剧透”。
在这份行业瞩目的名单中,尚界H5、智己LS9、别克至境L7等上汽旗下产品集体亮相,不仅勾勒出技术迭代的清晰脉络,更正式吹响了上汽集团2025年下半年新车攻势的冲锋号。
智己汽车于8月1日发布"超级增程技术",搭载该技术的LS6与LS9两款新车将分别于第三、四季度上市。其中LS9作为大型SUV,配备1.5T增程混动系统与双电机四驱,工信部纯电续航达318km,并计划搭载第三代线控技术,直接对标问界M9与理想L9。
尚界品牌则以"华为智选车"模式开启合作新篇。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款中型SUV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搭载华为ADS3.0高阶智驾系统与鸿蒙OS4.0座舱,支持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并采用上汽专属超级工厂的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制造。
同样在8月1日,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这款重磅新车的登场,不仅开创了智能豪华燃油车市场的全新赛道,更以超越同级的极致产品力,持续深化上汽奥迪“年轻、科技、豪华” 的核心标签,为奥迪在豪华车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格局注入强劲新动能。
从中可以捕捉到的关键信息是:一方面智己汽车的“超级增程”技术在8月撕开高端市场壁垒,另一方面尚界H5以鸿蒙智行的锋芒剑指20万级主流市场,上汽奥迪则实现了奥迪四环代表的机械工艺与华为乾崑的数字科技革新融合,成为合资转型的标杆。上汽集团正搭建起上汽多品牌协同的产品矩阵,并以前所未有的势能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这场始于十年前的战略调整,不仅让这家拥有70年积淀的老牌车企完成了从“规模领跑”到“价值领航”的蜕变,更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贯通全球市场的立体化竞争力。
改革之路总是曲折漫长,但也总有希望在前方。从去年年中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到抓零售,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实现销量企稳回升,夺得今年上半年零售销量第一;从今年上海车展前进行的上汽之夜,诠释了上汽品牌DNA与美美与共的汽车生态圈,到今年下半年合作生态下全新产品的密集投放,“筑底、企稳,回升、提速”,改革的路径正在清晰规划,上汽下半年的爆发,似乎顺理成章。
-01-
从制造巨头到科技巨头,上汽模式或成转型范本
上汽集团自2024年年中启动的深度改革,系统涉及到该集团的方方面面。2025年1月,上汽集团率先启动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等核心单元整合为“大乘用车”事业板块,同步推进的人事调整穿透研发、营销等核心链条,以雷霆之势打破条线分割。这场向内的深度重构,直指向外突破的关键——为新能源转型扫清组织壁垒,抢占产业变革先机。
深谙“借力打力”之道的上汽,在组织革新后迅速落子外部协同。2025年2月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仅两月后便联合发布全新品牌“尚界”;4月,又与OPPO深化战略合作,计划将车机互融产品全面植入旗下各品牌车型。不止于此,Momenta、大疆、地平线等智驾领域的“硬核玩家”均已纳入其合作版图。在这场产业重构中,上汽拆掉的是技术围墙,筑起的是“强强联合”的生态护城河。
针对海外市场,上汽也持续发力,不仅发布了海外战略3.0“Global战略”,通过对全球市场的更精细拆分,形成更贴合区域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方案,还着力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运营,逐步夯实海外市场的根基。上汽用既有的市场根基托举突破的底气,以主动破局的勇气消解路径依赖,在平衡中谋求转身。
目前,上汽产品已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5个“五万辆”级(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南亚)海外区域市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
-02-
从“大象转身”到“猎豹出击”,上汽收获果实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7月,上汽集团销售整车33.8万辆,同比增长34.2%,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实现同比“七连涨”;1-7月累计实现整车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
终端零售销量上,1-7月上汽突破了256.7万辆,继续领跑整个汽车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前七个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前七个月新能源。累计销售76.4万辆,同比增长43.5%,增速跑赢新能源车市场大盘。
这个数据是上汽产品力不断向上,获得终端消费者认可的直观体现。
海外市场上,MG品牌交出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1-7月,MG在欧洲市场交付超18万辆,稳居中国品牌销量榜首。这份销量答卷的底色,早已跳出中国品牌“低价走量”的传统路径,海外消费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源于对上汽汽车硬核性能的认可——是精准的操控、可靠的品质,也是前沿的技术,让他们主动向中国汽车工业靠近。
国内市场上,上汽在反向技术输出上持续发力。其中,定位豪华中型纯电轿跑的AUDI E5 Sportback,是上汽和奥迪针对国内市场合作打造的全新新能源品牌AUDI首款量产车型;而搭载华为智驾技术的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也已于8月1日正式上市。进入下半年,上汽大众除推出新凌渡L GTS,还将推出朗逸Pro等新产品与消费者见面。此外,上汽通用基于别克“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也计划在下半年正式亮相并上市,该车将是上汽通用由守转攻的主要抓手。
上汽出色的转型实绩更体现在其过往已形成的多梯度全覆盖的产品矩阵上。智己固态电池车型、尚界车型、荣威DMH混动、MG全球车系、五菱宏光MINIEV、宝骏悦等构成了高、中、低自主新能源车型产品线;AUDI E5 Sportback、至境L7及通用GL8插混版等车型更实现了技术反哺和技术反向合资。这种从十万到百万级、从纯电到增程的全品类布局,逐步构建起了友商难以复制的生态壁垒。
当全球车企刚刚启动电动化转型时,上汽却已凭借众多智能化硬核技术突出重围,让智己L6在欧洲以40%溢价定价,与BBA展开正面竞逐;当多数合资品牌还在“电动化阵痛”与“燃油车惯性”间左右为难时,上汽合资车型已全面搭载自研三电系统,完成老树发新枝的高效迭代。
谁说不能既要又要?相比同行业竞争对手,这种“既保持规模优势,又抢占技术高地”的能力,或许正是上汽转型最硬核的注脚。从行业视角看,上汽的实践结实地打破了“转型必舍规模”、“技术与市场不可兼得”的固有认知。
-03-
上汽的转型本质是国家战略与企业创新的同频共振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转型始终是国家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当“双碳”目标、“双循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共同勾勒出产业升级的时代蓝图,上汽作为车企“国家队”坚定地以系统性实践呼应国家使命。
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底线前,上汽深耕三电系统自研,从电池、电机到电控构建全链条技术闭环,不仅打破外部技术垄断,更成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的“压舱石”。在“汽车强国”的全球竞合中,智己L6等高端产品叩开欧洲市场大门,以“中国智造”的技术标签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中国汽车产业争取国际话语权。面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攻坚任务,上汽又推动合资车型批量搭载自研技术,让存量资产与增量创新产生化学反应,为千万级传统产能注入新动能。
这种“战略锚定-实践落地-价值反哺”的闭环,不正是中国车企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
-04-
写在最后
造车也是造生活方式。
当智能工厂的冲压机奏响智能生产的节拍,当智己的激光雷达为城市道路绘制出数字孪生图谱,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十年转型的厚积薄发,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跑”到“生态领跑”的质变。曾几何时,还有人疑虑,上汽这艘体量庞大的国企巨轮能否在变革浪潮中灵活转向?而今,它已在智能电动化的新航道上校准航向。那些曾被视为掣肘的体量,正转化为整合全球资源、构建用户生态的底气。
上一个10年,上汽向行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创新答卷。下一个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深厚的自主技术积累,上汽必将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