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将下线 国产大飞机概念股价值解析 国产大飞机概念股一览

  10月23日讯,昨天,第二届民用飞机机电系统国际论坛在南京市举行。论坛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下月2日下线,按计划明年三季度首飞。而令人骄傲的是,南京为国产大飞机提供了三大系统。

  根据目前的计划,C919将于明年三季度在上海首飞。但鉴于不确定性较高,延迟到2017年首飞也有可能。据悉,大飞机生产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匆忙上马。

  国产大飞机相关概念股有望受益,关注中航动控(000738)、中航电子(600372)、中航飞机(000768)、成飞集成(002190)、抚顺特钢(600399)、中信海直(000099)、成发科技(600391)等。

  中航动控:军民品业务双轮驱动,关注重大专项及院所改制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3-31

  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依托航控核心技术拓展非航民品。公司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为核心业务,控制系统业务占公司收入60%以上。依托核心技术,公司逐步拓展国际转包、非航民品业务,2013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17亿元投向4个民品业务。未来公司业务将逐步形成军、民品双轮驱动格局。

  受益于航空发动机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将快速增长。我们预计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约2.8万亿,其中发动机采购需求1.5万亿,配套服务需求1.3万亿。短期军品需求快速放量,长期看民用领域需求更为广阔。我国当前正处于战机更新换代关键时期,新机型也处于快速研制中,带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进入高速成长通道。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将充分受益航空工业大发展,预计未来3-5年公司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将保持15-20%左右增速。

  外贸转包加速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长远看国内市场亦值得期待。公司已与通用、罗罗、赛峰、霍尼韦尔、汉胜等国外航空工业巨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滑油泵、辅助动力装置的研制中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国际核心竞争力。短期看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公司转包业务收入出现一定下滑,但由于该业务在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中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2014年公司继续积极推动航空精密制造能力建设,拓展零部件国际转包生产及整机研制配套市场,子公司西控科技与霍尼韦尔公司就民用航空燃油泵合作签订MOU,预计公司外贸转包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随着商飞、商发等相关企业重点项目的推进,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开拓同样值得期待。

  募投项目发力非航高端装备,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募投项目中,公司投入且回报最大的为无级驱动产品项目和汽车自动变速执行机构项目。其中,无级驱动产品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装甲战车、重型坦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和专用车辆,国内相关产品几乎空白。汽车自动变速执行机构瞄准国产自动挡乘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目前这一领域约80%为进口产品,20%来自外资控股合资企业。随我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募投项目产品未来有望获取大量进口替代市场,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关注科研院所改制进展,研究所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体外发动机板块下尚有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国内唯一航空动力控制系统专业研究所(614所)。614所承担各类军、民用飞机、舰船、导弹以及燃气轮机发电等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和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任务,资产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8.51亿元,净利润8817万元。在军工资产证券化和事业单位改制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成为614所改制注入平台,关注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补贴力度有望超预期,公司将从中极大受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列入,国家重视达到空前高度,意味我国超千亿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专项有望出台。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军备建设提速大背景下,两机专项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达到2000甚至3000亿元。公司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占据关键产业链环节,未来将有望极大受益于重大专项补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益航空发动机产业大发展,公司核心业务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快速增长,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22、0.28、0.33元。目前我国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板块上市公司平均PE估值水平约88倍。考虑公司未来募投项目达产、资产注入预期、两机专项补贴等看点,给予公司2015年90倍PE,对应6个月目标价25.2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大幅波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转包业务不达预期,募投项目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

  中航电子:偶然因素导致业绩下滑,航电平台地位未有改变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笃慧 日期:2015-08-27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15年半年报,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1.53亿元,比上年减少1.17亿元,同比减少43.4%,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对此,我们认为原因如下:n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2.6%,主要是管理费用中研发费同比增加6793万元,其中,子公司上航电器照明平台及民机产品研发费增加5087万元。

  子公司搬迁影响:子公司青云仪表厂区搬迁,生产线调整,造成生产交付有所推迟,影响收入约1.1亿元,影响利润约3,780万元。

  偶发性因素不影响我们介绍的逻辑:我们认为上述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均为偶然因素,介绍逻辑仍然不变,即:1、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将驱动我国航空电子系统迎来黄金发展期,不管是军用航空工业市场方面国家的持续投入,还是民用航空工业市场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空间,作为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龙头,公司未来都将持续受益。2、公司积极推进军民融合,“343”战略彰显公司发展潜力,未来民品领域的拓展有望超预期。3、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航空电子系统旗舰公司,资产整合平台地位明确,目前已经托管母公司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作为优质资产的5家科研院所,在国家推进科研院所改制以及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下,存在改制注入的可能。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收入79.25、97.92、120.65亿元,同比增长19.95%、23.56%、23.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6、10.2、11.8亿元,同比增长12.58%、50.67%、16.28%,对应EPS 为0.38、0.58、0.67元。综合考虑系统性风险因素以及后半年研究所改制的预期,给予公司目标价格为3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下,公司股价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科研院所改制受国家政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民用产品拓展可能低于预期、下游主机装备研制进展缓慢,影响公司产品交付、估值过高。

  中航飞机:新产品周期到来,大飞机前景广阔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宇 日期:2015-10-12

  公司为中航工业大飞机资产整合平台

  2012年重大资产重组后,中航工业大飞机资产基本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公司更名为“中航飞机”。2015年8月,公司以26.13元/股的价格向8位发行对象发行1.15亿股,募集30亿元投向数字化装配生产线条件建设、运八系列飞机装配能力提升、机轮刹车产业化能力提升等6个投资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层出不穷的新型号是业绩催化剂

  公司目前储备的新型号较多,随着这些新型号不断达到批量交付的条件,公司的业绩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可远程投送兵力、作为预警机平台和改装为空中加油机。运20于2013年1月首飞,预计3年内将列装服役。

  公司新一代支线客机新舟700项目市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预计2016年完成部装、2017年总装下线并首飞,2019年完成适航取证并开始交付用户。

  民机方面,公司承担了中国商飞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ARJ21飞机85%以上的部件生产工作量,价值量占40%。ARJ21已取得适航证,预计年底交付用户。

  商用大飞机方面,公司取得中国商飞C919项目机体6个工作包的供应商资格。目前C919订单超过500架,预计17年首飞,如量产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和盈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收入分别为249亿元、288亿元、329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4亿元、6.5亿元,全面摊薄后的每股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分别为0.15元、0.20元和0.24元。

  尽管公司目前估值较高,我们认为是市场对公司未来高成长的预期。由于公司大部分新型号的批量交付时间在2018-19年左右,最近几年难以展现公司真正的业绩。考虑到公司新产品周期即将到来,以及军民用大飞机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是少有的受益于该市场的标的,首次给予“介绍”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防投入减少;2、航空行业景气度下降;3、因设计、技术、安全事故等问题,型号交付推迟。

  成飞集成:军工资产证券化遇重大挫折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宇 日期:2014-12-16

  成飞集成日前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航工业的书面通知,因国防科工局认为“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中航工业建议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为此,公司取消召开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并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同时公司股票自2014年12月15日起复牌。

  中航工业歼击机资产上市遇短期难以解决的难题。

  此次重组预案未获国防科工局通过的原因在于“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但如果为了规避垄断而选择将沈飞成飞其中一家先行注入一家上市公司或者分别注入两家上市公司又会因同业竞争而难以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我们认为,除非有政策上的创新,中航工业歼击机资产上市困难较大。

  成飞集成重组未获通过或许仅是个案。

  在军工领域,航天、兵器、船舶等行业都有两家央企集团,而航空行业仅有中航工业一家,因此中航工业推动旗下资产上市容易涉嫌垄断。

  另外,相比于运输机轰炸机等大型飞机整合平台的中航飞机和直升机整合平台的哈飞股份,成飞集成此次涉及的歼击机业务规模较大,对军方来说更为敏感。

  成飞集成重组未获通过将影响整个军工板块。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的高估值短期来自于资产注入预期。但高估值会导致大股东重组的成本过高而选择体系外的公司,比如南通科技和闽福发的案例。成飞集成的案例则表明军工资产上市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会遭遇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垄断和同业竞争。从这个角度讲,成飞集成重组未获通过将影响军工板块资产注入的预期,进而影响整个板块。

  投资建议。

  对于成飞集成,由于本身的业务无法支撑目前的估值,因此短期的下跌在所难免。对于军工板块,虽然我们认同军工资产证券化率提升是大的趋势,但短期预期的波动将导致市场的波动。我们下调行业评级,直到行业发生标志性的重组成功事件或者其他刺激性事件,如政治事件、重点型号突破、军工行业政策改革如研究所改制等再考虑上调行业评级。

  风险提示。

  1、资产证券化受制于政策因素而停滞;2、军品装备新型号研制进展缓慢;3、国防投入增长放缓;4、军民融合进度低于预期。

  抚顺特钢:继续期待高端品种后期放量提振业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元瑞,王鹤涛 日期:2015-10-2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15年3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同比下降14.26%;营业成本29.68亿元,同比下降19.7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714.18%;实现EPS为0.14元。其中,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亿元,同比下降22.79%,2季度同比增速为-4.06%;营业成本8.92亿元,同比下降25.39%,2季度同比增速为-10.94%;3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555.56%;对应3季度EPS为0.04元,2季度EPS为0.05元。

  事件评论。

  3季度主业经营好转源自财务费用下降及折旧调整:简单从利润表数据来看公司3季度收入同比降幅较大并最终导致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季度的919%逐季下降至3季度的555%,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2%。不过,详细拆分公司3季度业绩我们发现,公司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0.45亿元,其中,0.44亿元源于政府补助导致的营业外收入增加,约0.2亿元源于折旧调整,0.27亿元源于财务费用在定增还贷后的减少,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公司3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总体而言,受制于传统特钢业务经营状况不佳,高端品种特钢未能显著放量,公司后续主业经营高增长至少在定增项目投产前仍面临一定压力。

  环比来看,或受高端品种销售占比下滑影响,公司3季度综合毛预期年化利率环比下降3.47个百分点,并在收入环比降幅达18.17%的共同影响下,3季度公司业绩环比下23.84%。

  高温合金国内龙头,期待二期技改带动高端产能提升:公司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用特钢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具备100万吨粗钢产能(电炉),60~70万吨钢材产能,主要品种包括:合金结构钢40~50万吨(包含高档汽车钢17万吨左右)、合金工具钢10万吨、不锈钢10万吨(特冶不锈5000吨)、高温合金5000吨、高强钢5000吨、合金钛材1900吨。同时,预计公司二期技改项目后续达产(约2018年),将使得目前高温合金、高强钢、特冶不锈钢、钛合金产能翻翻,从而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产能盈利能力。

  考虑增发因素,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为0.14元、0.18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信海直:分享通航产业链的空中盛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韩轶超 日期:2015-09-21

  通用航空产业迎来“黄金十年”,驱动力“一主两辅”

  通用航空产业链将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驱动力有“一主两辅”共三条,分别是政策主导、消费驱动和战略助推,分别对应:1)空域开放启动使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模式;2)汽车普及之后中国将迎接通航消费普及阶段;3)航空制造业的大国情结暗示中国将会把通航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

  公司简介:石油服务铺底,综合配套为翼

  中信海直是我国通航运营领域首家和唯一的上市公司,主营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和通航维修,业务特征可用“石油服务铺底,综合配套为翼”12字来归纳,净预期年化利率水平较高而振幅低于行业均值,是航空运输中的另类运营商。

  石油服务渐入佳境;打造通航下游综合运营商

  1)在供给集中需求集聚的行业结构下,通航石油服务业属于量增带动成长,单价稳定的产业。公司在石油服务领域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机队规模行业领先。第二,拥有丰富的机场资源,服务半径狭长,集中覆盖南海区域。第三,市占率在业内处于支配地位。2)同时,中信海直作为通航产业链下游的综合性运营商,将全面受益于行业顶层设计的完善,主要发力点在于维修和培训两大领域。

  业内独特盈利模式+通航开放受益标的,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34元、0.39元和0.44元,对应PE分别为36倍、31倍和28倍。鉴于公司高于普通商业航空的盈利能力、一贯优于行业平均的业绩稳定性,因安全原因始终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以及在通用航空领域顶层设计完善后逐步受益于“维修+培训”增长模式,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成发科技:发动机公司成立箭在弦上,重大专项有望近期公布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笃慧 日期:2015-10-1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2015年10月13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告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目前正在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涉及我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认为上述安排不会对当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经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部门询问,上述事项近期不会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根据相关规定,经申请,本公司股票将于2015年10月14日起复牌。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发动机公司成立箭在弦上:本次公告明确说明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时另外两家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业务相关的公司中航动力和中航动控也发出了类似的公告,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的预期,即国家将会把航空发动机业务整合,成立国家发动机公司,即相当于把航空发动机提高到了与飞机相同的层次,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发动机的地位将明显提高,发展将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发动机重大专项有望近期公布:类似于大飞机专项与中国商飞的关系,我们预计此次发动机业务整合与发动机重大专项关系密切。此前,被誉为“中国心”的航空发动机项目,首次写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工程,后续都会获得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专项扶持政策已呈呼之欲出态势,我们预计重大专项是千亿规模,其投资周期可能缩短至10年以内,甚至达到5年,投资强度大幅提高。我们预计这样的投资规模应可持续20年或更长,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最终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投入将可能多达3000亿元,必将带来航空发动机行业的一次快速发展和进步。本次三家发动机板块公司发出了较为明确的公告,因此我们预计重大专项有望在近期公布。

  公司将受益于行业投入的加大和关注度的提升:一方面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板块三驾马车之一,将充分受益于国家重大专项的投入扶持,同时作为其中体量最小的公司,将获得较大的弹性;另一方面,预计发动机板块将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公司也将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收入21.58、25.79、31.99亿元,同比增长9.94%、19.53%、24.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63、0.79、1.15亿元,同比增长111.72%、25.93%、46.05%,对应EPS为0.19、0.24、0.35元。维持公司目标价格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进展缓慢、军工股估值偏高。

  拓展阅读:

  
新能源汽车产业获批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股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股价值解析

  
今天(10.23)最有可能涨停的个股有哪些?

  
影响今日(10.23)股市利好 利空消息都有哪些?

  
2015.10.23(今日)重点关注的板块有哪些?最有可能涨停的板块个股有哪些?

  
2015年10月23日股市大盘走势分析预测及操作策略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