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美元10日达”产品已占到约70% 菜鸟3.0的新野望:全球化和市场化

在距离香港机场仅五分钟车程处,矗立着“香港智慧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一处物流枢纽以“12层高楼”的形式呈现,载有一箱箱跨境商品的货车在其中穿梭自如。

作为菜鸟全球物流网络布局的关键一环,香港智慧货运中心(香港eHub)位于香港智慧港4层,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这里出发,4小时航空辐射圈可覆盖亚太核心市场,日均处理进出口货物数十万吨。

每当货车驶入菜鸟香港eHub卸货区,车轮尚未停稳,货箱上的RFID(射频识别)标签就已被无感秒级识别,由此实现了从入库到出库全程动态可追踪。

RFID相当于是包裹的“数字身份证”,作为新兴技术,其当前在跨境物流行业并不少见。除RFID外,该货运中⼼还配备了AGV(自动导向车)、航空货物处理系统MHS等⾃动化设备。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跨境物流企业的触角已遍布全球,包裹配送效率乃至商业模式均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今年,菜鸟全球化业务占比已超一半,外部业务也已超过来自阿里集团的业务量。”近日,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菜鸟集团高级副总裁、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表示,12岁的菜鸟已经进入3.0时代,这一阶段,菜鸟更强调“全球化”和“市场化”。

⾹港智慧货运中⼼(香港eHub)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婷 摄

跨境物流越来越快:“5美元10日达”产品占比约70%

菜鸟变得更聚焦了。

熊伟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菜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以及阿里集团的一些整体战略安排,对业务做了进一步的聚焦——聚焦两大核心业务(国际快递和物流科技)的全球化和科技。

菜鸟的转变在情理之中。

2024年,菜鸟便宣布将打造一张全球快递网络,与产业链同行、更好地服务全球电商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全球5日达”这一跨境物流快线产品外,菜鸟还推出了分层的物流产品,如“2美元20日达”“5美元10日达”等。

除了全链路产品外,菜鸟跨境物流还在欧洲、中东提供G2G(国家与国家间运输与配送)“3日达”服务,为本地电商平台及跨境卖家提供物流履约体验。

“我们的跨境产品是在时效分层上更立体、更完整,在区域覆盖上更广、更全的一张网。”熊伟对记者表示,菜鸟不只提供中国到国外的跨境产品,在很多市场,菜鸟既提供中国到国外,还提供国外到国外的服务。

在他看来,这些业务契合了电商业务的需求,更多地呈现深度本地化、区域化的特点。

作为一名跨境物流从业者,熊伟对这些年跨境包裹配送时效的提升感触颇深。

以菜鸟为例,熊伟提到,五年前菜鸟刚刚推出分档产品时,“2美元20日达”占比约为百分之三四十,“今天,菜鸟的主力产品中,‘5美元10日达’的产品已经占到了70%左右的份额,‘10美元5日达’的产品已逐步降低到20%到30%的份额”。

他告诉记者,“2美元20日达”产品当前只在少数国家的一些类目上还会使用,时效性则在不断提升。

“品牌的海外仓(布局)和供应链的全球化是非常确定性的趋势”

在聚焦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菜鸟在打法上和竞争对手有何不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菜鸟已在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过40个海外仓。

熊伟表示,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网络,菜鸟希望在有前景的领域进行一些前置性投入。他多次提及物流网络的全球化布局是长期性的。

熊伟告诉记者,出海品牌的需求非常多样化,既有通过B2B(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模式)履约海外的线下门店的需要,也存在从中国仓库将货发往国外的需要。

“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等他们有需求才开始设计方案,而是需要我们在海外有成熟的基建,能够有效地去助力他们的增长。”熊伟说。

以今年为例,菜鸟全球供应链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经理Bruce透露,客户从跨境直邮转向海外仓备货的需求明显增加,尤其是品牌出海客户,如食品、餐饮、潮玩等行业。

熊伟认为,面向未来,品牌的海外仓(布局)和供应链的全球化是非常确定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客户,不管是中国的出海品牌,还是全球化的品牌,都有整个供应链进一步转型和提升的强诉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提到,过去中国品牌多以中国为中心构建出口供应链,未来则可能真正形成具备世界范围内多个供应链中心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熊伟透露,伴随行业变化,菜鸟海外仓的增速是比较快的。在海外业务中,本地快递的增速是最快的,“因为它会共同受益于跨境的增长、海外仓的增长和‘本对本’的增长”。

不过,这一路线也给菜鸟带来了一些挑战。

熊伟表示,物流网络的全球化需要长期布局与大量投入,这就涉及菜鸟如何平衡大体量投入与业务短期规模及收益之间的关系。

熊伟认为,持续前置仓储布局与最终实现成本降低并不矛盾,“从物流角度来说,规模越大、节点离生产端和消费端越近,越有利于降低长期成本”。

行业走向更规范、更集中、更高水平的竞争阶段

目前来看,菜鸟在全球化布局上的定位已相对清晰。

“我们认为,符合电商未来发展的高性价比的、快时效的、低成本的网络,是很重要的下一代基础设施。”熊伟透露,在下一代基础设施建立的过程中,菜鸟会聚焦一些核心市场。

以东南亚为例,Bruce透露,菜鸟希望通过快速提升仓储能力,赶超当地电商心智,成为供应链核心枢纽,“当前阶段属于扩张基础设施、构建核心能力的关键时期”。

不同成长阶段需要达成不同的目标。如今已12岁的菜鸟,还在坚持为未来投入。

熊伟回忆道,在菜鸟1.0时代,投入主要集中于平台技术的推广;2.0时代,则更多有针对性地推进物流网络重点节点建设及产业化自建;进入3.0时代,菜鸟会持续投入国内及跨境网络重点节点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纯海外网络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包括对人工智能、无人车、自动化技术等的应用。”熊伟说。

7月,记者在走访⾹港eHub时了解到,今年6⽉,菜鸟⾹港智慧货运中⼼已经实现RFID全场景覆盖,货物处理时效较传统货运中⼼提升了30%。

该工作人员表示,随着菜鸟eHub的进一步扩张,RFID也将更普及,整个物流链路有望成为一个被动的闭环,“并不需要主动去做太多的清点,包裹只要经过checkpoint和eHub,就能自动读取信息并上传到系统中”。

工作中的AGV(自动导向车)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婷 摄

菜鸟香港eHub智慧货运中心规划与解决方案高级经理余健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希望继续去投入eHub的发展,以确保包裹在始发点和目的地都能做到用同一个技术读取这些货物信息。”

与此同时,在跨境物流整体水平提升的带动下,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在每100美元的跨境商品交易总额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与物流供应链相关的成本费用。因此,这部分成本的效率提升,无疑是跨境商业模式能否顺畅运行并持续优化的关键。”熊伟表示。

从长远来看,熊伟认为,随着行业合规水平的提升以及外部政策波动的加剧,无疑会更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规范、更集中且更高水平的竞争阶段。

菜鸟的发展历程亦是中国跨境物流行业从粗放走向精细化的缩影。或许,在未来,市场上的跨境物流公司数量会有所减少,但竞争层次和水平将显著提升。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