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 1600 的小折叠,把三星 Z Fold7 打入了冷宫

HELLO

MOTO

诶哥们,我有一个朋友想问问,你这个是什么手机啊?

这已经是我本周第三次在地铁上被人拍拍肩膀,兴致勃勃地询问这个问题了。上一次手中的东西能够获得如此关注,还是一块巨长无比的 iPhone 键盘壳。

只不过这一次我手里拿着的,不是梦回黑莓 Priv 的手机壳,而是一台 1600 块钱的小手机——更具体的说,是一台 1600 块钱的二手联想 moto razr 50 。

最完美的工作机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大折叠如日中天、小折叠声量式微,甚至三折叠都即将迎来第二位玩家下场的时候,选择花 1600 块钱买一台二手的 moto razr,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理性的购买决策。

然而小折叠的有趣之处就在这里——它代表的正是一种「不理性」和反叛精神。就像故意骑车绕远路只为专门去买甜筒一样,是对于普通直板机纯粹工具属性的叛逆。

好看但无聊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反叛精神与数字排毒(digital detox)之类具有「没苦硬吃」属性的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它建立在一个更加务实的基础上:

你的所有日常需求,仍然可以在小折叠上完成。

作为一台发布于 2024 年 6 月的小折叠,razr 50 用上了一颗联发科 7300X 处理器,相比同年的骁龙 8s Gen3 虽然差距不小,但应对正常强度的日常使用足矣。

相比之下,8+256 的配置反而对于性能的掣肘更大一些。

哪怕开到最高 16GB 的虚拟运存,它的后台留存能力和 app 冷启动速度依然只能算是普普,基本上后台留下一个微信加企业微信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这俩 app,恰恰是我选择买这台 razr 50 的原因:把它当作一台工作机来用。

这样的好处很多:不仅工作中的敏感数据不会产生混淆、更方便整理,多的 SIM 卡有地方使用,工作和个人的社交账号分离也能很好的避免自己无意识地摸鱼,甚至还可以解锁一种超快的打卡姿势。

设定好快捷启动之后,就可以做到伸手、解锁、点击打卡一气呵成

只不过作为一台 1600 块的二手机,这台 razr 50 在成色方面就不能要求太多了,虽然前任机主在保内已经换上了新的内屏膜,但是边框的磕碰还是零星可见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所有类皮质后盖老化的通病——这台 razr 50 的素皮后盖相当粘手,无论是酒精还是异丙醇都没法彻底解决,最后只能再去闲鱼上买个官方壳,牺牲掉了 74mm 和 188g 的优秀身材。

这款官方壳似乎是回收塑料制成的,相当的环保

最 open 的国产系统

如果你正在用 ColorOS、Flyme AIOS、HarmonyOS、HyperOS、iOS、MagicOS 或者 OriginOS,就很难不会发现旁边落下了两个特别的「U」字辈:One UI 和 MyUI。

抛开 OS(操作系统)和 UI(用户界面)在定义上的区别,One UI 和 MyUI 绝对是目前可以在国内常规渠道购买到的、最特立独行的两种 Android 了。

说来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联想在放弃 ZUI、转向摩托罗拉之后,一直默默耕耘着自家的系统 MyUI ,时至今日已经更新到了 MyUI 8,底层为 Android 15。

而恰恰就是这个 MyUI,构成了 razr 50(以及整个 moto razr)系列叛逆的灵魂。

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还在经营小折叠产品线的品牌,摩托罗拉可太知道外屏对于小折叠使用场景的重要性了。比起三星的理工直男和小米的寻求适配,MyUI 采取的方式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力大砖飞。

换句话说——在小米慢悠悠的等待 app 适配外屏布局、三星在 GoodLock 里面单独设置外屏 app 时,摩托罗拉允许在外屏上直接添加和运行所有安装的第三方应用:

其实现在的绝大多数 app 都可以借助 Android 原生的动态 dpi 策略适配外屏(如果有 app 在这种小尺寸缩放下界面错乱,大概率是开发的时候塞了太多非标控件导致的),用来进行一些临时的操作毫无困难:

其中说明书堪比字典的 One UI 主打的是极致的自定义,小到动画速率大到界面控件全都可以自定义,能给一千个用户写出两千本哈姆雷特出来。

而联想的 MyUI,则可以说是在提供了足量本地化适配和 AI 工具的同时,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将尽可能多的原生 Android 特性留存下来,边界感保持的非常好

MyUI(左)与 Pixel 原生系统(右)

这种边界感并不单纯是在国产品牌 OS 全部学习 iOS 搞左通知右开关的布局的时候,逆潮流而动保留 Material You 风格的控制中心,而是在于留出空间让用户自己选择:

仿 iOS 的分离式(左)和原生 Android 的合并式(右)

这种把不涉及系统核心功能、没有受诈骗风险、也不影响保修的基础选择权留给用户,正是 MyUI 有别于其他绝大部分国产「父母味」OS 的最大亮点。

而对于占目前智能手机用户大多数、经历过 Android 早期完全开放阶段的中青年人来说,这种允许自定义的能力就是 Android 的根本特点,也是它能够与 iOS 分庭抗礼的基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yUI 或许是目前国产品牌里面唯一一个不需要折腾,就可以自由地更换所有默认 app、包括桌面启动器的系统了:

难能可贵的是,razr 50 还不像某个索姓「罪大滔天」的品牌,没有因为保持原生 Android 特性而摆烂、丢掉最基础的本地化功能。

MyUI 里,常用的 AI 工具、识屏入口、钱包、NFC 门禁卡等等一样不落

更美妙的是,这些联想的第一方 app 全都可以卸载.

无论是换成谷歌系的软件,还是改用开源的第三方工具,全都没有任何限制(不需要登录联想账号、不需要输入锁屏密码、不需要看 15 秒警告)——

全都可以卸载!

换个角度看,这不就是一台完成了本地化、同时不放弃 AOSP 开放精神,也不会以各种「安全」的名义而锁死用户自定义的 Pixel 吗?甚至是联名了潘通年度颜色的 Pixel。

图|Android Central

小折叠市场之王

实际上,摩托罗拉作为一家历史近百年的电信行业先驱,虽然推出了历史上第一台移动电话 DynaTAC 8000X,但在智能手机领域其实是个后起之秀

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珀与 DynaTAC 8000X(大哥大)|BBC

2011 年 8 月,谷歌以 12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负责手机业务的「摩托罗拉移动」,在吸收掉大部分专利之后,于 2014 年将摩托罗拉商标和生产权卖给了联想集团,moto 品牌从此姓了「中」——

换了东家的摩托罗拉在之后的几年里不温不火,只是在 2017 年兼并了联想此前自有的 ZUK 品牌,成为了联想手机业务的唯一商标。

只不过同样面对品牌的巨大历史口碑,摩托罗拉的使用方式可比诺基亚聪明多了。

2020 年 2 月,闭关几年的摩托罗拉一个「偷袭」,以五天的微弱优势跑赢三星、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竖折叠手机 Razr 2019,以最具未来感的方式致敬了 2004 年传奇的刀锋 V3:

图|WIRED

摩托罗拉自此重新确定了方向,让 razr 折叠屏成为了产品线的中流砥柱。

甚至对于小折叠这个产品品类来说,擅长价格战的 moto razr 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产品力更高但价格也很离谱的三星 Z Flip 都要避其锋芒:

注意到:摩托罗拉只做小折叠,而三星的统计数据包含了 Fold 和 Flip|Counterpoint

与此同时,背靠国内的成熟供应链,摩托罗拉还可以用物美价廉的 Edge 和 G 系列在北美和拉美的中低端市场砍瓜切菜。

这种像传音一样「墙里开花墙外香」,比名义上独立但处处吃瘪的 HMD 诺基亚过得舒服多了:

哪怕是在双头垄断的美国市场,摩托罗拉也能和家资亿万的谷歌 Pixel 打得有来有回|statcounter

甚至在市场争夺之余,摩托罗拉还有精力为 razr 产品线塑造品牌 IP——

除了延续几年与潘通合作推出定制色之外,前两天还与时尚品牌施华洛世奇联名,推出了一款「razr 60 冰钻限定版」,在小红书上引起了一片「好想要」的尖叫。

图|联想官网

3499 元买一台天玑 7400X 我唯唯诺诺,1599 买一台天玑 7300X 我直呼真香——小折叠这种形态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你必须亲自拿在手上用两天,才会开始喜欢它,而 1599 这个价位,我觉得可以无需再犹豫了。

更何况,万一将来 iOS 变得更加无聊、国产系统变得更加封闭、One UI 变得更加难懂,你难道不想尝试一下重获新生的 moto 折叠旗舰吗?

——我想我是会的。

文|马扶摇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