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和古诗 爱国的古诗中国

一、《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词人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下阕表达了词人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经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三、《出塞》(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诗人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他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这首《出塞》。

四、《示儿》(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遭挫折,不被重用,却仍然未改变初衷。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实在是令人动容。这首《示儿》是他的绝笔,当时的他已经85岁高龄,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五、《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发生后,长安城沦陷,唐玄宗逃往四川,后来太子李亨即位于宁夏灵武,是为唐肃宗。杜甫闻讯后,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诗人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