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身诗意一生传奇 林徽因风华绝代的一生

前几天“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的信”,挂上了热搜。

信中共列十件要事,

从未能回信的解释,

到战争时期家中安排,

字字句句,谆谆教诲,

慈爱温柔,无不渗透其中。

其实,在写这封信之前,

林徽因正与梁思成在山西考察。

七月七日,卢沟桥战争爆发,

身处乡间,闭塞崎岖,

直到回家,林徽因才得知外面的情况。

而信中关于战争几句,

更是令人感慨,

“宝宝,妈妈不知道要怎样告诉你许多的事,现在我分开来一件一件地讲给你听。”

“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那时候你就跟着大姑姑那边,我们就守在北平,等到打胜了仗再说。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你知道你妈妈同爹爹都顶平安的在北平,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

慈爱中,流露出坚定,

细腻里,深藏着大义。

然而,这般女子竟常常遭到误解,

恋爱脑?绿茶始祖?

娇气?没有民族骨气?

随着对林徽因的了解越发深入,

才越发觉这些字眼深藏的恶意。

01

不知从何时起,每每提起林徽因,

后面总要关联几位男士,

徐志摩金岳霖,然后才是梁思成。

当年,16岁的林徽因,

随父亲林长民到伦敦游历。

也正是那时,徐志摩痴恋上了她。

常常来林父寓所拜访,

寻找各种机会与妹妹熟识。

有一阵,林父到欧洲各国开会,

只将林徽因自己留在家中。

房中独自看雨,点一盏昏暗的灯坐着,

一个人吃饭,咬着手指头哭。

所幸有徐志摩的陪伴,

一起在康桥下看夕阳,

谈论文学,谈论理想……

从陌生人到朋友,孤独的心也得以宽慰。

崇拜?志趣相投的欣喜?

少女的懵懂?有人陪伴的温暖?

但相比于徐志摩爱意的炽热,

在16岁林徽因的心中,更多的是畏惧。

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她将拒绝的权利交给父亲,

更在辞别信中给兄长以劝慰,

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

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

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

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

字句里,没有爱情的自私,

却满含着女子对女子的悲悯。

若说这样的女子,

会拆散别人的婚姻,

想来是没有人相信的。

而至于金岳霖的终身不娶,

以及“金林梁”的“三角关系”,

始作俑者,恐怕还是林洙(梁思成续弦)

他是把自己从属于梁家的。当然徽因是吸引他的主要力量。

他当然是爱她的,但是无私地和坦诚地爱她。

他没有把她从她的家庭拉走的想法。

思成和孩子们也都爱他、信任他,他实际上已经融入了这个家庭。

熟识林徽因的费慰梅,在自己的书里如是说。

02

而梁思成与林徽因,

两个家庭,则是世交。

一个聪明活泼,时而狷急;

一个全能稳重,又小有幽默。

“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

林徽因从英国归来,

就开始了与梁思成的恋爱。

漂洋过海,研习建筑,

门当户对,情意相投。

1928年,两个人成婚,

梁思成问:“为什么选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然而,日本侵华的炮火,

却打破了一切的宁静。

北平形势严峻,敌人压境,

走?还是不走?

林徽因和梁思成当然选择走。

作为学者,不走就只能任伪官。

然而,林徽因已患上肺病,

医生说:“这样的病人不宜远行”。

她却说:“警告白警告,我的寿命是由天的了”。

最难的还是在李庄的岁月。

带着一身的肺病,

浸泡在四川盆地潮湿的空气中,

夜间阴雨连绵,伴着阵阵恶臭,

林徽因整夜整夜地咳嗽着,

虽然有梁思成悉心地照顾,

不出一月,仍已是眼窝深陷了。

身体好些,林徽因就做起家务。

缝补不完的衣袜,繁杂的烹调,

学社的管理工作,建筑的研究,

写报告,发论文,甚至梁思成的著作,

也要经由她的校阅和补充。

从大家闺秀到糟糠之妻,

不见娇气,倒有难得的韧性。

爱意,理想,民族大义,

林徽因眼中最好的爱情,

并非任意漂浮的蓝天,

而是能够牢牢扎根的大地。

03

当年,金岳霖赠给夫妇一幅对子,

梁上君子

林下美人

林徽因一听便恼了,

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

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似的”。

若只用美女、才女、母亲、妻子,

这样的词汇形容林徽因,着实是太过吝啬。

当年,在山西寻找唐代木构建筑,

山路崎岖,骡子累得都不肯走了,

靠脚走了两天,心中的殿宇,

夫妻俩才最终寻见。

为了确证,高悬的大殿脊檩,

林徽因穿着裙子也能爬上去。

上面一片漆黑,打开手电,

谁知,千百只蝙蝠,

密密麻麻的臭虫,全堆在上面。

与这些周旋了好几天,

才终于找到了确切的依据。

然而这样的辛苦,可以说是长年累月,

每次都是夫妻俩一起去考察。

梁思成说:“我不能不感谢徽因,

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

抗战时期学社的管理,

设计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

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梁思成的身边,永远都有林徽因。

女儿、妻子、母亲之外,

她更是一位拥有灵魂独立的建筑师。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她有着绝色的容颜,然而却不止容颜,

她的心间,有情,有志,有气节。

她曾是懵懂的少女,

但她从没忘记父亲对她的期许,

“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情感经历,无疑是她的一部分,

然而,她的世界远比想象浩瀚而广大。

就像她的《莲灯》所写,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林徽因,宛若那一盏莲灯,

有莲花的圣洁,有烛光的热烈,

兀自伸展着,于暗夜绽出光芒。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