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8月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明确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脑机接口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基础硬件、中游脑机接口系统、下游场景应用三大环节。相关部署为脑机接口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指明了方向,随着脑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元。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意见》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等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

  例如,在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方面,提出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夯实软件工具底座。其中包括,发展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强化模数转换、通道管理和噪声抑制,增强脑信号采集放大能力等。

  在打造高性能产品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发展辅助设备。其中包括,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提升区域精准实时成像与三维重建能力等。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了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三个重点工程。其中明确,挖掘工业制造应用、加快医疗健康应用、探索生活消费应用。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旭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脑机接口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领域,其产业链上游包括脑电采集设备、外联外控设备,中游包括脑电采集平台、脑机接口设备,下游包括医疗健康、工业、娱乐、教育等各类应用场景。未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疗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以及消费、工业、教育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61.4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脑机接口产业领域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的《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2025年)》显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脑机接口领域已经公开披露的全球投融资交易笔数超过1000笔,超过300家脑机接口企业获得投资。

  从中国市场来看,赛迪顾问整理的2022年至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事件共有30件,投融资金额共13.4亿元。从投融资金额结构来看,非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金额最高,达7.8亿元;其次是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金额达5.6亿元。此外,天使轮阶段投融资活跃,例如,慧创医疗、脑虎科技在三年间均获得了三次融资,产品研发加速推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中国的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趋势看,投资趋势总体向好,在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激励下,在国家积极倡导对前沿科技投早、投小的引导下,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开源证券研究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药物替代方面,以及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因此,看好政策和技术共振下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机会。

  8月7日尾盘阶段,脑机接口概念集体拉升。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收盘,脑机接口板块上涨1.84%。 (记者 郭倩 袁小康)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