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Pika吗?这家由曾就读杭二中的斯坦福“天才少女”郭文景,在硅谷创办的AI视频初创公司,或将被Meta(脸书母公司)收购。
据硅谷权威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信息报》)日前消息,Meta和Pika就潜在合作可能性进行了讨论,选项包括直接收购或技术授权。
收购Pika,是Meta对多模态领域短板的“补齐”。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与Pika接触,Meta前不久也与另一家专注于图像和视频生成的初创企业Higgsfield探讨了收购可能性,只不过没谈拢,相关谈判目前已不再进行。
创立一年半估值超5亿美元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Pika是成立比较早的一家AI生成视频公司。
2023年11月29日,这家当时仅4人的初创公司发布全新的AI视频生成工具Pika 1.0。
潜水员探索水下海洋生物,老虎在印度森林徘徊……只需点击几下鼠标,任何人都能用它生成和编辑3D动画、卡通、电影等各种风格的视频,且总体效果还不错。这在当时引发了海内外社交平台和科技界的暴力刷屏,Pika也一跃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AI视频生成公司。
Pika 1.0生成的视频
Pika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华人博士生郭文景和Chenlin Meng(联创),两人都是斯坦福大学AI Lab博士生。
其中,郭文景曾就读于杭二中,从小就接触编程,从本科开始留学,是浙江第一个被哈佛本科提前录取的学生。她还曾在微软、谷歌实习过,在Meta的AI研究部门担任工程师。
郭文景(左)和Chenlin Meng
2024年4月,Pika入选当年的《福布斯AI 50》,融资5500万美元,估值为2.5亿美元;2025年4月再次入选这份榜单,融资金额已达1.35亿美元,估值上涨至超5亿美元。
Meta的“钞能力”
至于Meta,最近因在全球范围天价薪酬招揽AI顶尖人才,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且他们出手非常果断狠辣,往往看中了一批人才就以收购整个团队的形式来操作。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以148亿美元收购明星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的股权,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私营公司融资交易之一。后者的创始人亚历山大·王直接出任新成立的“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人工智能官和领导。
亚历山大·王
这个实验室也是Meta发挥“钞能力”组建的“复仇者联盟”,除了亚历山大·王,还有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Safe Superintelligence(安全超级智能公司)创始人Daniel Gross,以及近两个月从OpenAI、Google、Anthropic、Apple等手中不惜重金挖来顶尖研究人员。
为了补齐多模态的“能力树”,7月中旬Meta还完成了对AI语音克隆技术公司Play AI的全资收购。
亚历山大·王出生于1997年,父母都是华裔的物理学家。据他自己所说,英文名字Alexandr没有通用写法(Alexandre)的那个e,只有8个字符,因为8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比较吉利。
亚历山大·王从小在数学和编程方面就极具天赋,年仅19岁就完成了第一年学业,从麻省理工大学退学。与当时从卡内基梅隆大学退学的Lucy Guo(同为华裔,当时22岁),共同成立了Scale AI。
作为全球的明星AI公司,Scale AI的投资阵容非常豪华,首轮资金支持来自OpenAI的Sam Altman,后来C轮又获得Peter Thiel投资。从2016年创立至今,不到10年时间,他们的估值从0暴涨至290亿美元。
豪掷千金买人值吗?
那么,扎克伯格为何要豪掷千金招揽顶尖人才,并到处洽谈收购相关初创公司?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在近期的短视频中,剖析了三大动因。
扎克伯格
首先,他分析认为扎克伯格一定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某种确定性信号。“在硅谷,AI驱动的生产力革命正在真实发生。”只有放手一搏,Meta才有可能在这场变革中掌握主导权。
其次,他认为,硅谷正弥漫着科技巨头的集体焦虑:传统互联网巨头是否会被AI初创企业彻底颠覆?“这本质上是处于两个时代的公司的对决,关键在于组织架构和文化基因的差异。核心是能否打造真正AI Native(AI原生)的组织体系,而不只是开发AI应用。”在傅盛看来,具备AI Native基因的公司,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公司,颠覆很可能成为现实。
第三个原因,就是目前美国五大科技巨头中,仅Meta仍由创始人领导。“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投入度存在本质差异,这是创始人掌舵的优势。”
这样高调的天价挖角和收购初创企业是否值得?傅盛还有他很多朋友的观点是:唯有不惜重金投入,才可能跟上这场AI创新的历史性浪潮。
文 | 童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