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erp(旺店通erp)

创建erp(网点通erp)

企业建立“一网通办”制度。

执法人员查看数据监控系统。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省级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数据共享。

执法人员检查药店。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一网通办”企业设立综合服务窗口。

执法人员检查便利店。

智慧变化,事物带来新意。“大数据+”的魔力正在推动贵阳市场监管领域的质变,成为推动市场监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机构改革以来,贵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大力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转变监管方式,深化“数字智能市场监管”工程建设,强化“质量强市”和“保护知识产权”两大战略,高标准构建市场监管新体系, 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到主动监管、从治标监管到治本监管、从事后管理到事前监管的转变。

顶层设计“数字智能”集成

释放新监管新动能

这两天,在市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处和技术应用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数字智能市场监管”项目(二期)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市‘大市场’的‘大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处处长、技术应用处处长蔡红春表示,该项目将统一门户、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市场监管平台、统一行政执法平台、统一综合管理平台、业务沟通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数据整合和有效监管。

近两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重点发展“数字智能市场监管”工程,整合了主体登记、行政许可、食品监管、餐饮服务、药品监管、违法广告监测、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传销、统一信用监管等20余项监管制度,,从而实现对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的监管,激发社会共治的效率。

从无到有,从传统方式到创新手段,从功能转型到效率提升,一个个市场监管数据平台正在不断释放其“智慧”优势——

今年启动“贵阳贵安加油站公平计量平台”建设,覆盖全市280个加油站,将构建放心加油监管机制。通过在加油机上安装数据采集器,平台可以24小时在线将加油机的运行状态传输到公平平台,对计量芯片、监控芯片变化、计量异常、加油机自动锁定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

在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处,“贵阳气瓶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一键打开,一条条数据正在上传。配置的气瓶二维码链接“贵阳气瓶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经过信息分析和跟踪,可以实时监管加油站气瓶充装、运输车辆运输、门店接待、送气人员送气、客户接待、送气人员回收等环节,从源头上防止废弃瓶和过期未检瓶在市场上流通。

以“食品安全云”为核心,汇聚“食品安全计量”、“在线餐饮监控”、“食用农产品进出口电子信息平台”等多功能智能监管系统,实现与企业自建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将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操作流程。,并完善经营流通各环节的数据,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

贵阳通过“互联网加药品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链条监管,监控药品生产、包装、销售等运营流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企业自律的提升。

“数”融所有行业,“智”领发展。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科技引领和创新思维,打出大数据“组合拳”,构建“大监管”一体化模式,聚合独立平台信息,打通数据壁垒,串联信息“孤岛”,编织市场监管智慧云网,助力市场监管职能转变和效率提升。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新动能

5月17日,在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服务窗口,贵州黔岭酒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正在办理业务开办。“过去,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需要各种跑。现在‘在线办公’和‘移动办公’的智能化服务,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非常方便。”张对说道。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贵阳市不断深化企业“一网通办”改革,整合对接市场监管、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再造流程,实现服务事项“掌上办公”、“指尖办公”———

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网上发放和管理,支持市场主体在全市所有商业银行网点直接打印营业执照并办理相关金融业务。

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快速实现“一照一码走向世界”。

实现网上注册办证“零见面”“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限不断压缩。

……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宽容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服务便利化”改革。《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办企业便利性实施方案》、《贵阳市2021年市场监管提升方案》、《贵阳市贵安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贵阳市市场监管中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等出台,推动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无特殊环节的事项纳入“1+N”许可关联。

作为全市大数据服务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如今,企业搭建的“一网通办”平台已成为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重要抓手,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数据聚合提供了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已达74.69万户,每年新设立市场主体数量保持上升趋势。

“智慧”深化了两个策略

培育区域品牌新动能

经过近一年的项目质量提升,贵阳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定的互联网医疗集团标准已扩展至覆盖1000多家合作医院,医院业务收入增长57.7%,远程诊疗符合率15.63%,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增长13.1%和62.9%。

“目前,我们正在依托合作医院,扩大标准化应用推广范围,探索市场化创新模式,努力将团体标准发展成为行业标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质量提升工作开展以来,马龙信息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制定了《互联网医院服务规范》等标准,实现了管理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审核流程的标准化,有效提升了远程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大数据”遇上“大质量”,为贵阳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注入“智慧基因”,不断破解重点领域质量发展难题,不断激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贵阳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果,以“互联网加监管”提升产品质量,以“大数据+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药品合格率99%以上,工业产品合格率97%以上。

此外,贵阳依托数据技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推动区域品牌化发展,促进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

种植“科技沃土”实现知识产权价值转化。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全市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100余项,转让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转让成本共计1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种植“肥沃的工业土壤”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化。实施地理标志产业化项目,确保农产品品牌创建,发挥地理标志的助推作用,推荐修文猕猴桃、开阳富硒枇杷、开阳富硒茶申报贵州省地理标志产业化推进项目,获得省市场监管局50万元扶持资金。

多元化信息监管

激活监管执法新动能

贵阳通过“大数据”构建多元化市场监管体系,多措并举实现传统监管模式向新兴监管模式的转变,为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构筑了坚强后盾和保障。

“多元化市场监管”模式使监管效率不断累积。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以诚信为基础、问题为导向、双随机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现代监管新机制。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了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职能分割、多头监管、企业守法成本增加、行政资源浪费等难题。,构建了线上线下全覆盖、各业务领域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新格局。

纵向上,积极推进“数字智能市场监管”工程,对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证照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实现查询统计、智能预警提醒等多功能核心业务。

横向创新“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宽容审慎”、“三监管”,突破部门信息壁垒,初步实现政府服务一体化、监管执法协同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和查处结果等方式,努力实现“一次进门、多查事、不扰民”,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共抽查检查对象3.72万人,执法人员1.99万人,检查项目1.13万个。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适当放宽政策,给新经济添加“催化剂”。市市场监管局划出安全底线,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出台了受理和处理缺位清单、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等5份清单。明确107项轻微违规不予处罚,47项违规从轻处罚,48项违规从轻处罚,为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空。

大力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经营单位实施四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评级监管相结合,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合理减少抽查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加大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市场主体的抽查比例,依法依规实施严格管理和处罚。

截至目前,全市相关部门已向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传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近7.3万条,近5.6万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点击亮点

精准监管零售药店退烧药销售。

去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发了“贵阳市疫情防控数据报告系统管理平台”,建立了零售药店退烧药购买者信息登记系统,实行信息实名登记和报告。

今年,贵阳市严格退烧药登记管理,升级“贵阳市疫情防控数据报告系统”,打通21家零售连锁药店ERP系统,实现一销一警,确保退烧药上报数据真实、及时、准确。在有效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全市零售药店和药店行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今年一季度,全市已有2759家零售药店在管理平台上注册,覆盖率100%。共上报退烧药销售信息743条,抗生素销售信息30502条,咳嗽药销售信息274153条,抗病毒药销售信息134686条。接下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全力以赴,扎牢疫情“防护网”,切实保障市民用药和器械安全。

实时监控电梯,确保安全

近年来,贵阳以大数据聚焦电梯安全,建设“电梯监管平台”,采用统一业务流程、术语标识、数据共享等标准化系统,将全市电梯接入智能管理,创新研发了电梯应急救援处置系统、电梯维保质量等级评价系统、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社区电梯监管应用系统、电梯决策分析系统等。据平台统计,目前全市在用电梯超过3万台,接入电梯维保单位超过200家。

此外,贵阳还将全市1500多台电梯纳入远程监控系统试点,实现对电梯速度、层站等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传感器可以诊断出故障电梯所在的楼层和被困人数,并根据安全开关分析出故障原因,可以快速找出故障原因,营救被困人员。

“双随机一公开”助力“阳光执法”

传统的监管模式很容易忽略一些位置模糊、地名不清的企业。随着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建立,改变传统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名录库。“查谁”“查谁”由电脑随机抽取,实现事项、程序、结果公开,全程“阳光执法”,避免“多头监管”/[/k0/”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更新传统监管模式,完善“一单两仓”,提升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抽查与信用、风险、问题对象的有效匹配,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