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美女(为什么彝族女人这么爱美)
2016年11月,一部彝族电影《我的圣道》正式上映,这是一部讲述彝族人理想、信仰和追求的电影。它讲述了梁山上一个年轻的彝族人大彝,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一路修炼心志,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彝族灵魂的圣地。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彝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而且对美好的感情,尤其是爱情给予了温暖的表达。影片中,大毅的爱人阿吉为了完成自己的神圣追求,忍痛结婚。之后,他不忍虐待,逃离婆家,再次遇到大易,再次坠入爱河。但不幸的是,阿吉因为误会自杀了。阿姬洒脱、勇敢果断、善良大方,展现了彝族女性的美丽与光彩。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富的优秀民族。凉山彝族自称“苏诺”,是彝族中最大的,有近200万人口。如今,在彝族的大本营,固有的生活方式仍在聚居的中心地带蔓延。彝族传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质朴独特的原貌,传统依然是山区彝族人恪守和珍视的价值组成部分。彝族人民传承千年的“选美”文化,也是彝族文化的一大亮点。
彝族人世世代代爱美、追求美,就是一个典范。彝族妇女没有白皙的皮肤或高挑的身材…但凭借着她们大胆勇敢又不失温柔的性格,被越来越多的男人所喜爱。
据古彝文记载,凉山彝族的选美活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凉山彝族地区各支系中围绕“美”有不同的传说。三千年的选美习俗来源于古老的传说和传统的审美意识。选美比赛是为了纪念火把节和火把节的创始人——恒铁腊八和尼扎·阿智。
尼亚之是带领彝族人用火把烧蝗虫的英雄横铁腊八的初恋情人,也是彝族人公认的天下第一美人。相传彝族英雄志格儿的母亲普莫·乜一也是彝族美女的偶像。还有“伊诺克”分支的“甘嘎阿牛”和“圣查”分支的“阿布石干卫”,都是不同分支和地区所认可的传统美的形式。
甘嘎阿牛,古代彝族第一美女。
人们常说:“飞马是单宁阿松,雄牛是勒索福叶,真正的英雄是阿鲁尼,美少女是甘地阿牛。”
这是一个发生在明朝的真实故事。当时,一个叫丹福的地方,贾志义大(峨边县),出生在一个黑人彝族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名叫甘地·阿牛。阿牛从小聪明伶俐,大家都很喜欢她。
当她长大后,阿牛成了一个绝色美女。因为很美,每个人看到她都会触电,也会爱她。为了避开人们的视线,她很少出门,只有山中有云升起的时候才出来,大家都以为她是仙女。
当时,政府里一个叫射洪·罗云的大师知道了阿牛的美丽后,派人去查了一下,确认阿牛确实是个美女。射洪罗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个漂亮的女孩。然后,第二天,他亲自带领他的部队到阿牛住的地方,但她无处可寻。
原来,为了躲避官兵的搜查,阿牛装扮成仆人,脸颊上挂着一壶香烟,隔一段时间就换到一个亲戚家躲起来。首先,他逃到勒齐拉达叔叔家逃跑。我叔叔杀牛娱乐阿牛,他来避难,没有闲暇娱乐。后来,阿牛躲在山后皇后的房子里,她的家人宰了羊招待阿牛。为了避难,阿牛没有接受款待。
阿牛的脸上满是责备,这掩盖不了她的美丽。正在锅村附近搓荞麦的阿牛,在射洪罗云被官兵发现并劫走。
阿牛的亲友得知她已被带走,立即组织军队与官兵在罗云射洪作战。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她战败返回,但她没能救出牛,眼睁睁地看着被带走。
开枪打死洪的把妞妞带回了政府,因为妞妞坚决不跟,整天不吃不喝不说话,脸色苍白得像个病人。无奈之下,射洪·罗云把她囚禁在自己的房间里,赠送各种珍贵的礼物来取悦她,但阿牛不为所动。
一天,射洪罗云送给阿牛一团丝线,阿牛心里一颤,脸上露出了笑容。射洪以为妞妞一定是看中了丝绸,马上派人给她送了很多丝绸。没想到,那天晚上,阿牛用丝线编织了一根长绳子,一端套在她的脖子上,另一端绑在她的拇指上,用力向前推…一代美女阿牛在斗争中牺牲了。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彝族妇女,几千年来,彝族人每年庆祝火把节时,都要进行选美,这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活动。
彝族的美丽标准也体现在他们的民歌中:“漂亮的姑娘,深色的辫子,水汪汪的眼睛,像夕阳一样的睫毛,长长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像蜂王的腰,一双天鹅般的脚,蜜蜂围着花飞,年轻的男人围着姑娘转,选美的眼睛落在姑娘身上。”
传统彝族民间“选美”活动非常严格。美丽的彝族姑娘们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在火炬外表演“多洛赫”,轻声吟唱,缓缓起舞,尽显才华。评委一致认为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不仅取决于女孩的外貌,还取决于她们的穿着,以及她们对父母和长辈的孝顺。更重要的是,这是根据他们平时的品德和勤劳的名声来判断的。
火把节最后一天,夕阳西下,老评委们会分散行动,拉高嗓门:“某村某户人家的姑娘被评选为美女!”这时,人群会被的喊叫声吸引,人们自然会去看这个美丽的女孩。
2002年,在中国西昌凉山火把节举办的“彝族传统选美大赛”中,彝族美女马黑阿依脱颖而出。她被称为当代彝族第一美女。年轻的玛海阿依传承千年选美,弘扬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再现彝族女性魅力。
彝族第一位当代美女——玛海阿依。
嘿,马阿姨是四川大凉山的美女,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她喜欢站在家乡的山丘上,不断地眺望远方,让她有了奔向远方的动力。
她从小就非常热爱舞蹈,希望自己能一直从山野舞跳向梦想的世界。美丽的马黑阿依,她最初的愿望是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上大学,但她的大学梦被家庭的变化破灭了。
她的父亲过早去世了。作为一个彝族家庭的大女儿,她从小就承担了一些家庭负担。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善良女孩的选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16岁辍学,进入凉山民族歌舞团跳舞。她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支持姐姐上学。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尴尬,她从未放弃过跳舞的梦想。她坚持学习,并决心在舞蹈方面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彝族姑娘在火把节的大比武中大展才艺。
幸运的是,美丽、淳朴、温暖、淳朴、善良的马黑阿依在选美舞台上脱颖而出,不仅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也赢得了海内外围观者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后来,她终于去了北京,成为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与一起眺望和漫步的同时,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广阔舞台。
无论是古代的甘嘎阿牛,还是现在的马黑阿忆,彝族女性的美丽气场一直延续至今,并通过传承千年的选美舞台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凉山有很多彝族美女。每逢火把节来临,一代代彝族姑娘都忙着参加选美。因为火把节是展示美丽和才华的舞台,也是播种爱情的时候。
在绿草坡上,美丽的姑娘拨动了大键琴;在香荞的边上,彝族姑娘们放开了她们甜美的歌声。静静的泉水边,彝族姑娘三五成群地打扮起来;在明媚的阳光下,彝族姑娘们穿着精心缝制的花裙,练习着伸展身体的舞蹈。
彝族选美比赛中,草坪是舞台,蓝天是幕布,与自然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