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臭氧是什么,到现在怎么写的话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很有兴趣知道,因为这个话题最近也很热。现在大家都想知道臭氧是什么,怎么写,边肖也收集了一些关于臭氧是什么,怎么写的在线信息,让我们分享给大家。
臭氧的特性
臭氧,化学式为O3,又称三原子氧和超氧物,因其腥味而得名,在室温下可自行还原为氧气。它的比重比氧气高,易溶于水,容易分解。因为臭氧是由氧分子携带的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所以确定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除了携带的氧原子被氧化用完外,其余都结合成氧气进入稳定状态,因此不存在臭氧的二次污染。
液态臭氧呈深蓝色,密度为1.614克/立方厘米(液态,-185.4℃),沸点为-111.9℃,固态臭氧呈蓝黑色,熔点为-192.7℃。分子呈V型,不稳定。室温下分解缓慢,高于164℃或有催化剂或臭氧被波长约25nm的紫外线照射时,加速分解为氧气。[1]臭氧是常温常压下的气体,临界温度为-12.1℃,临界压力为5.31MPa,气态为浅蓝色,液化后为深蓝色,固态为紫黑色。气体不溶于水,不溶于液氧,但溶于液氮和碱液。液态臭氧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高温下分解迅速,产生氧气,受到撞击或摩擦可能爆炸。
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比在气相中快。臭氧在水中分解的半衰期与温度和pH值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超过100℃时,分解严重;当温度达到270℃时,可以立即转化为氧气。pH值越高,分解越快。常温常压下在空气体中分解,半衰期约15 ~ 30 min。
臭氧的嗅觉阈值为0.02毫升/立方米。浓度达到0.1mL/m3,刺激粘膜,浓度达到2mL/m3,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