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简介(忠烈将军张自忠)

张自忠简介(忠烈将军张自忠)张自忠简介(张自忠,忠将军)

张自忠将军,在垂死的前任身上打了七颗子弹,高呼“杀敌报国”

张自忠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他于1940年5月16日在鄂北抗日前线牺牲。正如周恩来同志在纪念张自忠将军的文章中指出的:“他的忠诚和英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抗日战士的灵魂!”

挥笔以灵感报国

张自忠,1891年生于山东临清,唐元名门望族。从小就和父亲一起读书。1911年考入天津法学院,次年转入济南法学院。1914年秋,他前往东北,在奉天新民屯军为首的同乡车镇当兵。1915年调至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待派。由于张自忠学习的基础,有特殊的法律和政治专业人士,特别是勤奋和真诚勤奋,受到冯玉祥的赞赏。

在冯玉祥将军的领导下,张自忠接受了许多爱国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张自忠的影响很大,使他认识到“被征服的人不如迷失的狗!”张自忠经常对学生和士兵说:“除了怕死,我不知道一个士兵还有什么。”“军人应该像男人一样活着,像男人一样死去。我想找个好机会和敌人打一次,把你们都引向死路,让敌人知道中华民族的黄帝子孙是不可轻视的。同时也为那些怕死的人渣树立了榜样。”这种与耻辱作斗争、为他人伸张正义的人生观,也教育了他的官兵。因此,他所有的下属都很忠诚,愿意和他分享成败。而且,张自忠完全继承了冯玉祥的治军方法,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训练部队,他都有一句共同的口头禅,那就是“一掌血,一鞭一痕”。因此,他的部队以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生生不息、战无不胜著称,冯玉祥一直是全军学习的“模范教师”。

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崩溃,其残部被北平军分支张学良收编为该军第29军,宋任军长,张自忠任第38师师长。不久,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面对国难,二十九军全体官兵立即通电全国,要求抗日。张自忠更坚定地说:“宁死如鬼,不做被征服的人”。他教导部下积极备战,苦练杀敌。经过两年多的严格训练,张自忠把中原大战后元气大伤的第38师训练成一支强大的部队,率先在华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

驰骋在华北战场,为了打败日军

自从张自忠将军加入荣兴后,每次作战任务总是先攻后退。有了武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每当他的军队上战场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奋勇杀敌。

1933年3月,日军动员两万多人进犯长城检查站。华北着急,张自忠奉命赶往喜峰口、潭谷。9日,38师在喜峰口遭遇敌人,展开激战。双方形成了僵局。为打破僵局,张自忠组织了一个1000人的敢死队,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间前后夹击敌人,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发挥大刀片和手榴弹的威力,杀伤无数敌人,使敌人勇猛受挫。之后,我军坚守了两个月,但敌人始终无法越过防线。

长城抗战后,张自忠担任察哈尔省主席。考察期间秉公执法,严肃处理违法官员,成绩斐然。并大力扩充军队,改进装备,加强防御,并多次击退日伪的进攻。1936年6月,张自忠就任华北重镇天津市长后,排除一切干扰,加强保安力量,整顿社会秩序,将天津掌握在自己手中,挫败了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阴谋。1937年3月,张自忠奉命访问日本。在访问日本期间,恰逢国际博览会开幕。张自忠代表许世英大使出席揭牌仪式,许世英大使回国汇报工作。日本当局故意在中国馆对面设立伪满洲国展厅,悬挂伪国旗。张自忠极其愤怒,告诉日方:东北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永远不承认满洲国!逼迫日本当局关闭伪满博物馆,摘下国旗,从而为中国的尊严而战。然而,张自忠出使日本却被中国人误解,甚至被唾骂为汉奸,这极大地震撼了张自忠的良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驻守北平的29军进行了忠诚的反抗。然而,在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下,宋决定撤出北平,由张自忠暂代之。就这样,平金倒台后,张自忠陷入了“汉奸”“卖国贼”的骂名。然而,他忍受了屈辱,直到9月3日,他设法伪装成司机助理,从北平潜水离开。11月,张自忠应李宗仁、宋的保局和原部队官兵的要求,回到由38师扩编的59军担任司令员。1938年2月,分配到李宗仁第五战区。此后,张自忠走上了抗战前线的,随后展出了长城抗战的辉煌。

张自忠回到部队时,恰逢日军大举入侵。1938年3月,素有“铁军”之称的敌板墙第5师猛攻临沂,守备司令庞炳勋心急如焚。李宗仁紧急命令张自忠去救。张与庞恩怨情深,但国难当头,张自忠以大局为重,抛开过往,高高兴兴得了性命,日夜急行军180里赶到临沂。张自忠以“杀敌于死地”、“报备祖国”的决心,率部与庞部并肩作战,取得了保卫临沂的胜利,挫败了“铁军”的势头,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张自忠率部与日军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斗争,伤亡很大;战区司令几次打电报要张步撤退休息,张自忠却说:“他的阵地还活着,一定要和敌人战斗到底”,表现出大无畏的抗日精神,为台儿庄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作战积极,张自忠被提升为第27兵团团长、第59军军长。后来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保卫战中,张自忠以优异的成绩和跳脱他人的勇气,被提拔为第33军总司令,受到了统帅部和战区的表彰。

血染鄂北战场,壮烈殉国

1938年10月,张自忠率领33军西进鄂北,在大红山南麓的景山、钟祥部署防御,先后击退了日军在三阳店、扬子、钟祥的进攻。张自忠获“活关公”称号,获宝鼎勋章,升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4月下旬,早一战役打响。5月初,张自忠奉命渡过香河,出到湘东阻击敌人。临行前,他给各师各团团长发了一封信,说在敌人进攻时,他要和你们大家一起渡河牺牲,并说:“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除了等它死,别无他法。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下定这个决心,我们的国家和我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就永远不会死在三岛日本奴隶的手里。对于民族的决心,海不燥,石不烂,一点变化也没有。”张自忠就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的。

5月8日,张自忠率部夜渡香河,向枣阳方向拦截日军。10日,突进谷山、黄龙坡,与敌激战。次日,日军东撤,张自忠领兵至枣阳东。12日,他冒雨再次与敌人作战,重创日军。13日掉头南下追击逃跑的敌人,14日拂晓到达方家集。此时日军早到,占据有利地形,大批敌军蜂拥而入。在这种情况下,张自忠果断地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几次战斗,敌人终于在中间被切断,但伤亡也很严重。15日,南北日军互相包围。张自忠等着反击,接到战区命令返回拦截日军。此时张自忠身边的队伍并不多,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当晚毅然撤退到方家集南瓜店拦截敌人。跟随日军,张自忠一家约三千人被敌人包围。

5月16日上午,日军增援近万人,对南瓜店发起猛烈进攻。张自忠率部抗击敌人,官兵伤亡过半,敌人的包围圈却越来越小。中午,张自忠左臂受伤,还在大声监督战局。过了一会儿,他的胸部受了重伤。卫兵劝他离开指挥岗位,暂时休息,但他对部下说:“今天是我报国的时候了!”坚决拒绝下台。下午3点,敌人上来时,张自忠突然被6发子弹击中。因为伤势严重,他倒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音说:“我拼死拼活,对国家、对民族、对军官、对良心都是非常安慰的。希望大家继续杀敌报国。”说完后,他倒在地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流下最后一滴血。

一代抗日英雄壮烈牺牲,举国哀悼。国民党政府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并在重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介石曾手写悼词:“勇往直前,舍生取义,光荣而死,为未来而死。”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纪念和公祭仪式,中国人民有成千上万的讴歌。延安各界代表也举行集会悼念张自忠将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以“报国”、“以义为仁”、“舍身报国”为题。同一天,日军发现张将军的尸体后,将上面的好棺木下葬,并竖起木牌一起祭拜。

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他的爱国精神也将永远发扬光大!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