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实例

由于现在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科技创新的例子。

科技创新实例

创新故事

通过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南车走上了高端轨道交通设备自主创新的独特道路,成为中国高铁“国家名片”的重要代表。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期间,总会有一个美丽的高铁模型在聚光灯下,人们对此感到自豪和兴奋。是南车研发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出口订单的高速动车组车型。通过美国知识产权局专利鉴定,安全运行里程超过2.2亿公里。

作为CRH380A高速动车组的开发商,南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推进设计、制造、产品三大技术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主研究能力,走上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创新的独特之路。

当李克强总理今年访问中国南车时,他说:“每次我出国,我都要卖你们的产品。你应该珍惜你的名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让‘高大上’的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中国南车已在中国1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线上提供了751列(8列编组)列车,占总数的57%,安全运行总里程达8.2亿公里。

在城轨地铁市场,近五年城轨地铁市场约60%的订单被南车拿下,南车提供的城轨地铁车辆服务了全国21个中心城市近50条线路。此外,在重载货运发展中,南车先后推出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系列产品,形成不同轴型、不同牵引水平的产品组合,代表了世界重载机车的先进水平。

在中国高速铁路走向世界的背景下,南车轨道交通产品以优异的质量受到世界各地用户的欢迎。目前,主要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洲、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等84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故事

经过六年的努力,857公里的贵广高铁将于12月26日通车。

黔广高速铁路位于中国西南复杂而危险的山区。全线桥隧比达83%,沿线沟壑纵横,地质复杂,生态敏感。它被建设者们誉为“穿越中国喀斯特地貌最长的高速铁路”。

在艰难的环境下,贵广铁路有限公司带领参建单位进行了40多项技术创新,不断克服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影响较大的技术难点,逐步探索创新浅埋隧道安全进路、长隧道烟尘减排、仰拱快速施工及设备配套、桥墩混凝土养护、路基CFG桩头机械切割等14项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探索的机械化支护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与隧道专家王称赞说:“这套技术将成为今后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方向。”

贵广铁路有限公司除了技术过硬外,还坚持管理创新,打造标准化管理、“四化”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物资管理、土地使用管理、环境评估管理、“以你的方式惠民,以你的范围惠民”的核心企业文化,形成了高铁建设管理的一系列创新成果。

这一系列措施被业界专家誉为“黔广高铁建设模式”,堪称“技术、管理、环保、绿色、惠民、廉政、文化”高标准的“创新模式”,是标志当代中国高铁建设技术和管理领先水平的典范。

贵广铁路创新创造了独特的廉政管理模式,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肯定。《检察日报》头版报道,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推广。

创新故事

2014年,煤炭行业的寒冬来得很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中透露,今年我国煤炭企业亏损已经超过70%。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神华集团对当前行业的冷风有着深刻的认识。低碳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让神华集团看到了新的机遇。

富煤贫油贫气是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国情。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6.1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5.7%,煤炭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2014年1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4年能源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明显下降至65%以下,与2013年相比,煤炭消费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

面对能源结构质变的困难,中国能源将如何选择和突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大力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已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的行动指南。

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承担了中央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神华集团经过19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煤化工为一体,集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超大型能源企业。神华集团秉承“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科技创造绿色能源”的理念,努力构建清洁生产、清洁转型、煤炭清洁利用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形成集团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为煤炭行业解决困难进行有益探索,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肩负起中央企业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