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间(改革开放的起止时间)

改革开放时间(改革开放的起止时间)

封面新闻记者王王秋轩罗毅欧阳晨宇

追忆百年光辉岁月,聆听文物中的红色故事。5月10日,封面新闻发表了题为《红色文物讲述党的百年历史》的系列报道。

邓小平故居展览馆。

5月27日,封面新闻走进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展厅。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副馆长何庆小心翼翼地向记者赠送了一份手稿。这份手稿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邓小平用铅笔写的。这份手稿是他为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准备的讲话提纲。

邓小平用铅笔写的手稿。

这份手稿陈列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在三页略泛黄的纸上,共500多字,列出了“解放思想”“运用全党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等七个问题。这部手稿讲述了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之路的故事。

1977年7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同志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这是他“三跌三涨”人生经历中的第三次复出。这时,我们党和国家刚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未来的路怎么走?国家建设怎么做?这是他和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复出后,邓小平先后出访广东、四川和东北。邓小平看到的是,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人民生活仍然很困难。随后对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访问,让他意识到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必须尽快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邓小平视察东北。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首先要破除思想枷锁。当时,“两个凡是”笼罩着中国大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反对“两个凡是”。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坚决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关键时刻真理标准的讨论给予了大力支持。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全党的共识,开启新时代的思想准备已经成熟。

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集中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与会代表逐渐就转变党的工作重心达成共识。在这个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党必须作出决策,为党和国家的未来指明方向。邓小平决定根据当前形势用铅笔起草一份新的演讲提纲。

邓小平在中央全会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新理论的宣言。这篇讲话为马上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为全会实现划时代的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事实上,它成为本次全会的主旨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全会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40多年后的今天,这篇演讲提纲,作为见证这一历史转折的重要史料,继续向世人讲述着那段不可磨灭的光辉。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