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华夏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朵艺术之花。那么,少数民族的弹拨乐器有哪些呢?
一、彝族:竹丝
口弦是彝族文化艺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簧片乐器,是一种长约二三寸,宽约五寸的竹片或铜片,中间精心刻有长簧片齿,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其音域宽广、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深受青年彝族男女的喜爱。彝族男女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对口弦,年轻人有两三对口弦并不少见。
二.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Rewafu
Rewap,又名Rewap、Lavabo、Labab。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演奏弦乐器。Rewap由共鸣箱、头、杆、弦轴、桥和弦组成。整个身体是由一整块桑木、杏木或梨木制成,规格大小不一。琴身总长80 cm ~ 90 cm,比Ranjewap长,共鸣箱更大。瓢形琴盒正面覆有牦牛皮、马皮或驴皮,面径22 cm ~ 24 cm。琴杆短,约占琴身总长度的3/5,上窄下宽,前直,没有档次。杆的背面为弧形,杆是中空的,下部与共鸣箱相通。琴杆下部的指板上钻有30多个圆形或雕刻的小音孔。
第三,哈萨克人:东布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流行的弹拨乐器。杆子细长,音箱分勺形和扁平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是指板,以前是全木制作。音箱上有发音孔,有两根弦。琴身有弦乐的味道。是哈萨克人的传统乐器。音箱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扁形或瓢形,细长杆8-10级,两根丝线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个八度的和声。
4。藏语:扎木涅
扎木聂,又名扎年。藏族弦乐器。因为它有六根弦,所以也被称为六弦钢琴。传统的扎木涅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弦组成,在藏族民间也是俗称。桑木、红木、胡桃木、檀香等常用,首选红木制品。
V. Korean: gayageum
Gayageum,又名韩国筝,是韩国民族弹拨弦乐器。gayageum由钢琴框架、面板、底板、钢琴柱和琴弦组成。身体长约152 cm,宽17 ~ 21 cm。琴架是矩形框,头在右边,尾在左边。上西蒙是一个拱形的薄水面板,由生长在长白山的鱼鳞松或梧桐制成,容易振动。钢琴底部有底板和脚。底板由栗木、琴架、琴柱制成。用红木或花梨木等硬木制作,头部有一根凸起的月山支撑绳和13根绳子。琴弦放在面板中间,排成一条雁行。可以移动每一列来调整高度。
以上是对少数民族弹拨乐器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